[发明专利]固定元件、具有传感器和固定元件的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和固定传感器单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6126.9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7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尔夫·布雷特韦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雷兹管理与服务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G01D5/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许伟群;李少丹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元件 具有 传感器 单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传感器(12)的保持设备(10),该保持设备可以借助于光固化粘合剂(24)固定在结构(3)上。光固化粘合剂(24)通过对空腔(20)的直接和/或间接照射来固化,所述空腔被设置用于容纳光固化粘合剂(24)。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传感器(12)和保持设备(10)的传感器单元(2),具有传感器单元(2)以及结构(3)的装置(1),以及用于提供装置(1)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传感器固定在待监视的结构、特别是轨道上的固定元件,一种具有这种固定元件的传感器单元,一种用于将所述传感器单元固定在待监视的结构上的传感器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布置所述传感器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借助于粘性物质固定的固定元件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用于将组件、特别是传感器安装在结构上。用于此的典型应用领域是轨道监视元件。所述轨道监视元件的组件,特别是用于测量作用在轨道上的力的传感器,在此可以例如通过钻孔固定在轨道上而不削弱结构。
[1]和[2]公开了用于借助于弹性粘合剂将光伏模块固定在结构上的固定元件。尽管弹性粘合剂具有很高的耐气候性和耐老化性,但它们也可以补偿结构的膨胀和移动,因此不适用于固定应当测量作用在结构上的力的传感器。
因此,借助于粘合剂固定具有传感器的轨道监视元件的固定元件,所述粘合剂在固化后具有尽可能高的刚度。特别是在将固定元件安装在轨道上时,在此主要使用热粘合方法。
[4]公开了一种使用可热激活的膜来安装轨道监视元件的方法。在该文献中通过对轨道进行感应加热来建立连接。然而,为此需要以热的形式输入大量能量,这除了高昂的能量成本外还需要能够在偏远和难以到达的轨道区段中也提供所需能量的装备。感应加热所需的笨重和庞大的装备必须由专业人员运送到使用地点,这最终导致大量的后勤工作。
申请人的[3]公开了一种轨道监视元件,其借助于可热激活的粘合剂固定在轨道上。在该文献中,将轨道监视元件按压在轨道上,并且通过位于粘合层中的热导线加热粘合剂,以建立粘合连接。然而,在这种方法中用于固化粘合剂的热输入仅发生在点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固定元件和一种具有这种固定元件的传感器单元,所述固定元件可以成本有利地制造并且此外可以成本有利且不费力地安装在待监视的结构上。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固定元件、根据权利要求11的传感器单元、根据权利要求13的传感器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固定元件具有底座支承元件、用于将所述底座支承元件相对于所述结构密封的密封框架、用于容纳光固化粘合剂的腔体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光束耦合输入到所述腔体中的光发射面,其中所述腔体在一侧由所述底座支承元件限定边界并且在周边由所述密封框限定边界。此外,所述固定元件还可以具有另外的元件,特别是保护盖。
所述底座支承元件用于容纳组件,特别是传感器,并且特别有利地设计成矩形板的形式。由于待固定的传感器以及固定元件应当固定于其上的结构表面,可能会得出其他形状。特别地,圆形和/或多边形的形状是可以想到的。所述底座支承元件被构造为布置在待监视的结构上。通常,可以想到将固定元件布置在所有表面上。在下文中,特别是示例性地讨论固定元件布置在轨道监视元件的应用区域中,其中待监视的结构特别是代表轨道和列车轴。该列举不应理解为完备的。
当布置在轨道上时,固定元件优选地布置在轨道轮廓的竖直区段(轨道颈部)中。在优选的安装位置中,底座支承元件因此平行于轨道定位。在此,底座支承元件在至少一个子区段中与轨道间隔开。换言之,在底座支承元件和轨道之间产生了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雷兹管理与服务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雷兹管理与服务德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61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