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体和吸收性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2080086391.7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5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恩田蓝子;藏前亮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13/536 | 分类号: | A61F13/536;A61F13/53;A61F13/534;A61F13/5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王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体 吸收性 物品 | ||
吸收体(10)具有第一片(11)、第一芯(14)、中间片(13)、第二芯(15)和第二片(12)的层叠结构。相比于俯视时与周边的贯通孔非形成部(15M)重叠的区域,在俯视时与第二芯(15)的贯通孔(15N)重叠的区域第二片(12)和中间片(13)更靠近。第一芯(14)的形成材料的90质量%以上为吸水性聚合物(20),吸水性聚合物(20)至少在与裆部(B)对应的区域均匀分布。在吸液状态的吸收体(10)的俯视时与贯通孔(15N)重叠的区域,非肌肤相对面侧的凹部(C2)的深度(C2D)为肌肤相对面侧的凹部(C1)的深度(C1D)的4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
背景技术
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通常含有配置于距穿着者的肌肤相对较近的位置的正面片、配置于距穿着者的肌肤相对较远的位置的背面片、和介于两个片之间的吸收体而构成。该吸收体典型而言多由木浆等纤维材料的积纤(纤维堆积)体形成,并进一步在该积纤体中载持有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由这样的纤维材料的积纤体构成的吸收体较蓬松,厚度较厚,因此缓冲性等优异,但另一方面,存在因体积较大而吸收性物品的外观不简洁利落而美观度变差,会给吸收性物品的穿着者以硬撅撅的不适感等问题。尤其是在吸收性物品的穿着过程中穿着者排泄了尿、经血等体液的情况下,吸收体因吸收保持该排泄物而膨润,因此,该问题变得愈发严重。于是,对吸收体的薄型化进行了探讨。
作为涉及吸收体的薄型化的现有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吸收体,其由包括纸浆和吸水性聚合物的上层吸收体、和与该上层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相邻配置并在两层的片之间配置有吸水性聚合物而形成的下层吸收体构成。在上述上层吸收体形成有沿适用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纵向(穿着者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上述下层吸收体被划分为在相互接合的上述两层的片之间封入有颗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的多个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且相邻的该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彼此之间成为比该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凹陷的流路部。在上述流路部,吸水性聚合物不存在或者以比上述吸水性聚合物配置区域低的单位面积重量存在。因而,在上述下层吸收体中,吸水性聚合物并非均匀分布。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体,通过采用以吸水性聚合物为主体的片状的上述下层吸收体,能够在为薄型的同时确保充分的吸收量,此外,因为上述上层吸收体中也含有吸水性聚合物,所以能够解决仅由纸浆构成的情况下难以保持液体而发生回流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2也记载了与专利文献1同样的双层结构的吸收体。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吸收体中,双层结构中距穿着者的肌肤相对较远的下层实质上不含纤维素而以吸水性聚合物为主体构成。此外,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吸水片组合物,在该具有由2片以上的亲水性无纺布夹持含有吸水性树脂和粘接剂而构成的吸收层的结构的吸水片组合物中,该吸收层被透水性基质在厚度方向上分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509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0-5298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07685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吸收体,其用于具有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且包括配置于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配置在与该裆部相比靠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和配置在与该裆部相比靠穿着者的背侧的背侧部的吸收性物品。
在本发明的吸收体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包括中间片、配置于该中间片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第一片、和配置于该中间片的肌肤相对面侧的第二片,在该第一片与该中间片之间配置有至少含有吸水性聚合物作为吸水性材料的第一芯,在该中间片与该第二片之间配置有能够因吸液而膨润的吸水性的第二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63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