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个人音频设备诊断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87201.3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6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T·I·哈维;J·P·莱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睿逻辑国际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H04R1/10;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关丽丽;郑建晖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个人 音频设备 诊断 方法 装置 系统 | ||
一种用于诊断封闭在头戴式送受话器罩中的第一头戴式送受话器的状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头戴式送受话器的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刺激;检测由第一换能器导出的第一响应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或第一换能器的状况。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案涉及用于个人音频设备诊断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特别是用于诊断封闭在声学罩(acoustic enclosure)中的个人音频设备(诸如,头戴式送受话器(headset))的状况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耳机制造过程中,通常将耳机放置在声学测试罩中以确定耳机的响应特性,响应特性然后被预编程到耳机中且用于性能增强措施,诸如声学噪声消除(ANC)、侧音注入(sidetone injection)等。声学测试罩通常包括一个扬声器以及一个或两个麦克风。当放置在声学测试罩内时,声学刺激从声学测试罩扬声器输出且由被测耳机的一个或两个麦克风记录,声学刺激被施加到耳机扬声器且在声学测试罩的麦克风处被记录。然后根据记录的信号来确定耳机的响应特性,且将其预编程到耳机中。
然而,头戴式送受话器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劣化会导致耳机的响应特性的改变,所述改变影响依赖于预编程到耳机中的响应特性的ANC、侧音注入等的有效性。
对包含在本说明书中的文件、动作、材料、设备、文章等的任何讨论不应因为它存在于每个所附权利要求的优先权日之前而被视为承认任何或所有这些事项构成现有技术基础的一部分或者是与本公开内容相关的领域中的公知常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封闭在头戴式送受话器罩中的第一头戴式送受话器的状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头戴式送受话器的第一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刺激;检测由第一换能器导出的第一响应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或所述第一换能器的状况。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确定所述状况包括将所述第一响应信号与第一模板响应信号进行比较。例如,确定所述状况还包括提取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其中将所述第一响应信号与所述第一模板响应信号进行比较包括将所提取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与对应的模板特征进行比较,所述对应的模板特征代表声学路径的最佳状况或声学路径的先前状况。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换能器是所述第一扬声器。所述方法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响应信号大体上对应于模板响应信号;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状况为未受损。所述方法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响应信号大体上不对应于第一模板响应信号;以及,确定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状况为受损。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检测由第二扬声器导出的对所述第一音频刺激的第二响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响应信号大体上不对应于第二模板响应信号;以及,确定所述第二扬声器的状况为受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所述第一扬声器来补偿所述第二扬声器。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通过所述头戴式送受话器的第二扬声器播放第二音频刺激;检测对由所述第二扬声器导出的所述第二音频刺激的第三响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三响应信号大体上对应于第三模板响应信号;以及,使用所述第二扬声器来补偿所述第一扬声器。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检测对由第一麦克风导出的所述第一音频刺激的第四响应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第四响应信号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状况。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状况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第四响应信号大体上对应于第四模板响应信号;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状况为未受损。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状况可以包括:确定所述第四响应信号大体上不对应于所述第四模板响应信号;以及,确定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状况为受损。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用所述第一扬声器来补偿所述第一麦克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睿逻辑国际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思睿逻辑国际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87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