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80095910.6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3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赤埴达也;川口竜生;吉原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D1/06 | 分类号: | F28D1/06;F28D7/10;F28F21/04;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郑雪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热交换器100具备:中空型的柱状蜂窝结构体10;第一外筒部件20,其嵌合于柱状蜂窝结构体10的外周壁12的表面;内筒部件30,其嵌合于柱状蜂窝结构体10的内周壁11的表面;上游侧筒状部件40,其具有空开间隔地配置于内筒部件30的径向内侧以构成第一流体的流路的部分;筒状连接部件50,其将第一外筒部件20的上游侧端部21a和上游侧筒状部件40的上游侧之间连接,以构成第一流体的流路;以及下游侧筒状部件60,其与第一外筒部件20的下游侧端部21b连接,且具有空开间隔地配置于内筒部件30的径向外侧以构成第一流体的流路的部分。热交换器100还具备阀机构80,该阀机构80具有配置于内筒部件30的下游侧端部31b侧的开闭阀83。阀机构80的开闭阀83固定于转轴82,该转轴82旋转自如地支撑于在下游侧筒状部件60的径向外侧所配置的轴承81且配置成贯穿下游侧筒状部件60及内筒部件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要求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特别是,为了防止发动机启动时等发动机变凉时的燃油经济性恶化,期待有将冷却水、机油、自动变速箱油(ATF:AutomaticTransmission Fluid)等提前变暖而减少摩擦(Friction)损失的系统。另外,期待对催化剂进行加热以便将尾气净化用催化剂提前活化的系统。
作为像这样的系统,例如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为如下装置,即,使第一流体在内部流通,并且,使第二流体在外部流通,由此在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像这样的热交换器中,通过从高温的流体(例如尾气等)向低温的流体(例如冷却水等)进行热交换,能够有效利用热。
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集热部,其形成为具有可供第一流体(例如尾气)流通的多个隔室的蜂窝结构体;以及壳体,其配置成将集热部的外周面覆盖,第二流体(例如冷却水)可在该壳体与集热部之间进行流通。
然而,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为始终从第一流体至第二流体回收排热的结构,因此,在不需要回收排热的情况下(不需要热交换的情况下),也会回收排热。因此,需要增大用于将不需要回收排热的情况下回收的排热释放出去的散热器的容量。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备:中空型的柱状蜂窝结构体;被覆部件,其将中空型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外周壁被覆;内筒,其设置于中空型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中空区域,具有用于将第一流体向中空型的柱状蜂窝结构体的隔室导入的贯通孔;框架,在其与被覆部件之间形成第二流体的流路;以及开闭阀,其用于在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时将内筒内侧中的第一流体的流动切断。该热交换器能够通过开闭阀的开闭来进行热回收(热交换)的促进和抑制的切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371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9/135312号
发明内容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专利文献2的热交换器,热回收促进时的热回收性能不能说充分,其结构存在改良的空间。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热回收促进时的热回收性能优异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热交换器的结构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采用具有特定结构的热交换器,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以至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一种热交换器,其具备:
中空型的柱状蜂窝结构体,该柱状蜂窝结构体具有内周壁、外周壁以及隔壁,该隔壁配设于所述内周壁与所述外周壁之间,且区划形成多个隔室,该多个隔室从第一端面延伸至第二端面而形成第一流体的流路;
第一外筒部件,该第一外筒部件嵌合于所述柱状蜂窝结构体的所述外周壁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095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