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下连杆在审
申请号: | 202080105133.9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4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市原宏树;东条智也;池原贤亮;田边孝司;中村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1/06 | 分类号: | F01M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连杆 | ||
下连杆(6)为了向上销(4)与上连杆(3)的连结部供给喷射油而在曲柄销轴承部(11)具有油孔(30)。油孔(30)由如下部件构成:第1油孔(31),其从曲柄销轴承部(11)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外侧以直线状延伸;以及第2油孔(32),其从下连杆(6)的外侧面以与第1油孔(31)前端部相交叉的方式以直线状延伸。以分割面(14)为基准的第1油孔(31)的倾斜角度(θ)较小,因此应力集中成为问题的油入口(3113)的位置成为接近应力较低的分割面(14)的位置。由此,油入口(3113)的应力集中得到缓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内燃机的多连杆式活塞曲柄机构的下连杆的改良。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多连杆式的活塞曲柄机构将往复式内燃机的活塞销与曲柄销之间连结的现有技术,已知本发明的申请人此前提出的专利文献1等。其具有:上连杆,其与活塞的活塞销连结;下连杆,其将该上连杆与曲轴的曲柄销连结;以及控制连杆,其一端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撑于内燃机主体侧,并且另一端与上述下连杆连结。而且,上述上连杆与上述下连杆经由上销彼此能够旋转地连结,上述控制连杆与上述下连杆经由控制销彼此能够旋转地连结。
这种多连杆式的活塞曲柄机构的下连杆经由上连杆从上销获取活塞受到的燃烧压力,以将控制销作为支点的一种“杠杆”那样的动作将力传递至曲柄销。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即,在与曲柄销嵌合的曲柄销轴承部,在与曲柄销侧的油孔一致时将润滑油向外部喷射的油孔大致沿半径方向贯通形成。从该油孔喷射出的润滑油对上销与上连杆之间的轴承部进行润滑。
如果活塞的运动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则燃烧载荷朝向下方输入至下连杆一端的上销,燃烧载荷的反作用力同样朝向下方作用于下连杆另一端的控制销。而且,燃烧载荷的反作用力大致朝向上方作用于位于上销与控制销之间的形式的曲柄销嵌合的曲柄销轴承部。随着这种载荷的输入,作为拉伸应力、弯曲应力,较大的应力集中于在曲柄销轴承部贯通形成的油孔的曲柄销侧的开口缘。因此,油孔的曲柄销侧的开口成为下连杆的强度方面的弱点,具有多连杆式活塞曲柄机构的内燃机的高输出化受到限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68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下连杆,从曲柄销的供油孔朝向上销与上连杆的连结部供给润滑油的油孔由第1油孔及第2油孔构成,该第1油孔从曲柄销轴承部内周面向半径方向外侧直线状地延伸,该第2油孔与上述第1油孔的前端部相交叉,一端作为油出口在下连杆外侧面开口,该第2油孔直线状地延伸。
换言之,下连杆的油孔构成为分别形成为直线状的第1油孔与第2油孔组合而成的近似L字形。从曲柄销供给的润滑油从第1油孔通过第2油孔朝向作为润滑对象的上销与上连杆的连结部喷射供给。
关于这种结构,与从曲柄销侧朝向作为润滑对象的上销与上连杆的连结部以简单的直线状形成油孔的情况相比,能够相对减小在曲柄销轴承部内周面开口的第1油孔的倾斜角度(即,朝从活塞离开的方向倾斜)。作为通过上述载荷输入而在曲柄销轴承部产生的应力的周向分布,大致在从曲柄销中心朝向活塞的方向的部位处较大,因此第1油孔的倾斜角度减小而使得第1油孔的开口位置成为应力相对较小的部位。
因此,成为下连杆的强度方面的弱点的曲柄销轴承部的油孔的开口缘处的应力集中得到缓和,在下连杆的强度的确保、内燃机的高输出化的方面较为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多连杆式活塞曲柄机构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第1实施例的下连杆的斜视图。
图3是第1实施例的下连杆的剖面图。
图4是第1实施例的下连杆上部的剖面图。
图5是轴承金属件的斜视图。
图6是组装有轴承金属件的第1实施例的下连杆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801051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深度学习的机器人手术期间用户就位/离位识别
- 下一篇: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