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品外用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0901.0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6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侯玉庆;刘彦宏;陶几中;马丹;徐健梅;侯天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乳凝创智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A61K31/185 | 分类号: | A61K31/185;A61P17/00;A61P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品 外用 制剂 | ||
本发明涉及牛磺酸整合钙在制备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经皮吸收补钙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优先补充机体所需的生理洁性的离子型钙,特别是这种通过经皮吸收补充钙的方式能够直接快速实现向不存在血液循环系统的表皮系统补充钙剂,解决了经口服补充的钙剂被首先用于骨陆形成而变为非生理洁性结合钙而导致具有生理洁性的离子钙不足的问题,同时牛磺酸具有调控机体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的作用,即高浓度时抑制钙离子浓度,低浓度时促进,可调节皮肤细胞中的钙不足和钙过剩的问题,是细胞内外钙离子平衡的一种重要的调节方式,本发明中可经皮吸收的牛磺酸整合钙的作用可用于外用药物制剂、医疗卫生材料、外用保健品制剂、化妆品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为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申请号为:2015110008485,名称为“牛磺酸螯合钙在制备经皮吸收制剂中的应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经皮吸收并治疗皮肤病症或全身系统补钙的牛磺酸螯合钙,具有优异的经皮吸收效果,可以快速经皮补充皮肤所需的钙离子和牛磺酸,具有调节机体表皮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同时,由于其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远远优于其它蛋白质类的氨基酸的特性,使得其更加适合制备含水的外用制剂,如涂抹剂、膏霜剂、搽剂、喷剂、凝胶剂等。其特别适用于制备成药物外用制剂、医疗卫生制剂、保健品外用制剂、化妆品,可用于治疗因皮肤缺钙引起的各种皮肤病症、皮肤屏障受损后的修复、皮肤的日常护理和保养。
背景技术
人体中钙存在状态有两种,分别为离子态的钙和结合态的钙。结合态的钙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中,以构成人体支架维持正常的活动,这类钙不具有生理活性;离子型钙是具有生理活性的钙,是维持人体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状态所必须的,主要存在于血液、细胞外液、细胞中和皮肤等软组织结构中。
人体皮肤系统缺钙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也是比较严重的,人体皮肤缺钙会引发多种皮肤病、皮肤屏障作用差、易感染起炎症、易损且破损后愈合周期长、皮肤干燥、敏感、水油平衡失调、加速皮肤老化、环境耐受性弱等各种皮肤问题,特别是面部肌肤处于裸露状态,受强紫外线、污染、辐射等不良环境的影响,更容易引起各种不良的皮肤状态。人体皮肤系统长期处于缺钙状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人体经口服补充的钙优先用于骨骼、牙齿等不具生理活性的结合钙的需求;
人体中的钙长期处于动态流失状态,目前人体补钙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口服的方式补钙,主要有各种补钙制剂为口服钙片类和口服液类;一种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补钙,但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危险性大,必须是专业医师方可进行,所以目前通用的摄入钙方式只有口服补钙一种。
人体处于缺钙的状态时,经口服补充的钙剂优先用于骨骼、牙齿等所需的结合钙的补充,这时所补充的钙已经失去了生理活性,并不能补充或者只能极少量补充离子钙,但这对于调节机体的生理活性是不足的,所以在人体缺钙的情况下通过血液循环向表皮层输送钙离子来保持表皮层钙离子的平衡稳态是非常困难的。
口服钙剂难吸收、吸收率低、受影响因素多而复杂,这主要是胃肠道的复杂环境所引起的。口服补充的钙剂是通过胃肠道来消化吸收的,胃部环境属于强酸性环境,PH值在0.8~3.6之间变化,小肠环境属于弱碱性,pH值在7.2~8.0之间变化,这种酸碱环境的变化对于钙离子的吸收是不利的,如钙离子易在碱性的肠道环境中形成胶稠状氢氧化钙沉淀,使钙离子难以被人体吸收,同时,这种胶稠状物可粘附在肠壁上,进一步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特别是口服钙易受胃肠道中的阴离子污染而生成不溶性的钙,导致钙离子的吸收率大幅降低,例如摄取的食物中含有的植酸、草酸、碱性磷酸盐、脂肪、膳食纤维中的糖醛酸残基、核苷酸、尿酸等都可与钙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或难溶的草酸钙、植酸钙、碱性磷酸钙、尿酸钙盐等,不但干扰钙离子的吸收,还会引起钙在组织中沉淀成为钙化灶,在器官内不断沉积形成结石,影响身体健康。
2、人体表皮系统不存在血液循环系统,具有生理活性的钙离子输送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乳凝创智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未经北京乳凝创智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0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