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湖深基坑降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0984.3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2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韦皓;郭志光;张凡;吕柏行;王子进;陈振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湖深 基坑 降水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湖深基坑降水装置,包括降水系统、排水系统、收集系统和二次利用系统,降水系统包括若干降水井、潜水泵、排水软管,排水系统包括埋连通排管,连通排管上设置有竖管,竖管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器,若干排水软管分别通过固定器连通在竖管顶端,连通排管上连通有排出管,收集系统为玻璃钢水箱、进水管、出水管,二次利用系统包括过滤净化装置和加压装置。在基坑旁开挖沟槽,沟槽内埋设连通排管,在连通排管上设置若干竖管,将降水井内的排水软管对应连接在旁边的竖管上,一方面能够对降水进行二次利用,另一方面,地表上仅有间隔的竖管,现场施工车辆能够从竖管之间行驶,解决了排水软管直接连通到湖里而影响现场施工车辆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坑降水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湖深基坑降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临湖深基坑工程逐渐增多,此类深基坑工程与湖泊水力联系紧密,地下水极为丰富,渗流场十分复杂,给深基坑的降水、排水带来极大困难,严重制约工程的顺利推进。
现阶段通常采用止水帷幕阻断地下水向基坑内的渗流,但仍需要管井降水来控制基坑下地下水水位。目前临湖深基坑降、排水通常采用潜水泵连接软管,将管井中的水直接排到湖中进行降、排水。这种方法需要将软管铺设在基坑周边,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且安全可靠性低,易发生水处理事故,导致基坑泡槽现象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湖深基坑降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目前临湖深基坑降、排水通常采用潜水泵连接软管,将软管铺设在基坑周边,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且安全可靠性低,易发生水处理事故,导致基坑泡槽现象时有发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湖深基坑降水装置,包括降水系统、排水系统、收集系统和二次利用系统,所述降水系统包括若干降水井、分别设置在降水井内底部的潜水泵、与潜水泵连接的排水软管,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埋入地表下方的连通排管,所述连通排管上设置有若干伸出地表的竖管,竖管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器,排水软管末端具有螺纹状的波纹段,若干所述排水软管分别通过固定器连通在竖管顶端,所述连通排管上连通有排出管,所述收集系统为玻璃钢水箱、设置在玻璃钢水箱上的进水管、出水管,排出管不低于进水管,进水管高于出水管,所述二次利用系统包括过滤净化装置和加压装置,出水管与过滤净化装置连接,每个竖管顶端设置三个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在竖管上的环状壳,所述环状壳上螺纹连接有从外到内的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位于环状壳内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临湖基坑降水,降水量较大,相比于目前直接将排水软管通到湖里,在基坑旁2m处开挖沟槽,沟槽内埋设连通排管,在连通排管上设置若干竖管,将降水井内的排水软管对应连接在旁边的竖管上,一方面能够对降水进行二次利用,另一方面,地表上仅有间隔的竖管,现场施工车辆能够从竖管之间行驶,解决了排水软管直接连通到湖里而影响现场施工车辆行驶,此外安全可靠性高,不易发生水处理的事故,避免了基坑泡槽。
优选的,所述连通排管呈U型且两端封口,所述排出管连通在其中一拐角处且向远离连通排管的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排管结构合理,排水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竖管的顶端呈扩口喇叭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排水软管和竖管进行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通排管设置在地表50cm以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距离合理,能够避免现场施工行驶车辆对连通排管的破坏。
优选的,所述竖管超出地表50cm,竖管间隔1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0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