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0986.2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1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辛;欧阳诚;黄文明;夏慧萍;徐邱康;梁霄;邢会民;谭荃;曾亚楠;费文宗;薛陶峰;雍云乔;王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 空间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分析方法,包括:a.创建层序地层格架域;b.创建构造‑盆地埋藏演化史格架域;c.创建流体体系格架域,得对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改造、调整、形成的流体类型与特征;结合步骤a、b,得出流体类型对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发育、改造、调整的先后序列关系;d.通过“三域”分析方法,最终得出不同构造、沉积等地质背景,储集空间发育机制和主控因素,从而得出有利储集空间分布,指明有利储层发育区。本发明能有效指导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构造特征等地质背景下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选区和井位部署、拓展油气勘探开发选区和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分析方法,属于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针对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研究主要是从沉积微相与成岩作用的“相控、成岩控”技术方法着手。该方法对单旋回沉积盆地典型受相控的浅水台地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研究是可行的。而实际上,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和地质演化过程中,经历过一期或多期地质事件、复杂的流体体系等多次改造调整形成,储集空间受控因素是极复杂的,储集空间类型也是多样的,在地质时空上的分布情况是复杂多变的。继续采用“相控、成岩控”的方法研究,首先就可能会排除斜坡和盆地等深水背景下是不具备优质储层的,从而限制油气勘探开发区的范围,导致油气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分析方法。本发明能有效指导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构造特征等地质背景下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选区和井位部署、拓展油气勘探开发选区和避免资源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创建层序地层格架域,得出工区在地质时间和空间上的沉积环境,和不同构造区域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特征;
b.创建构造-盆地埋藏演化史格架域,得出目的层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先后所经历的关键地质事件,和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埋藏或抬升的过程与特征;
c.创建流体体系格架域,得出不同构造区域、沉积背景和关键地质事件过程中,对碳酸盐岩储集空间改造、调整、形成的流体类型与特征;结合步骤a、b,得出流体类型对碳酸盐岩储集空间发育、改造、调整的先后序列关系;
d.通过“三域”分析方法,最终得出不同构造、沉积等地质背景,储集空间发育机制和主控因素,从而得出有利储集空间分布,指明有利储层发育区。
所述步骤a中,利用岩石薄片数据、扫描电镜、微量元素、碳-氧-锶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测井数据、地震数据,通过层序地层学方法,创建不同构造区域储层段层序地层格架域,得出在地质时间和空间上的沉积环境。
所述步骤b中,构造-盆地埋藏演化史架域构建要进行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地层厚度恢复和古水深校正,根据镜质体反射率
所述步骤b中,确定孔隙度-深度关系,正常压实情况下,目的层孔隙度与深度呈一种指数关系变化:
φ=φ0exp(-CZ) (1)
式中:Z—目的层埋藏深度,m;
φ—目的层在深度Z处的孔隙,小数;
Φ0—目的层在沉积时的原始孔隙度,小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0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