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池组单体剩余充电电量快速估计电池组容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2396.3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郑岳久;侯思譞;来鑫;卢勇;周龙;顾黄辉;庞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88 | 分类号: | G01R31/388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史文军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池组 单体 剩余 充电 电量 快速 估计 容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池剩余充电电量快速估计电池组容量的方法,针对化成后出厂分选完毕的电池,其容量已知,SOC由于自放电因素会导致些许差异,继而进行容量估计。本发明通过选拟充电基准曲线,计算单体电池SOC,推算电池组容量,将最小剩余放电电量曲线作为放电基准曲线,计算电池组内最大、最小剩余放电电量之差得出剩余放电时间极差,从而利用插值法在放电基准曲线上得出电压值,修正内阻差异引起的电压差,最终预测出电池组满放状态下的电压极差,最终将电池组放电至出厂电压。本发明能大幅度减少对于出厂电池组容量估计的时间,具有较高精度的电池组容量估计与满放电状态下电池组的电压极差估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组容量估计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基于电池剩余充电电量快速估计电池组容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比能量高、比功率大、循环寿命长以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已成为当前车载动力电池的主流选择。但锂离子电池会随着使用及储存,出现老化,容量衰减,这将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电池组容量的大小关系到了电动汽车的最大行驶里程,因此确定出电池组的容量对于电动汽车的剩余行驶里程的估计是有巨大帮助的。如何准确估计电池组内电池容量及预测电池寿命成为当今电池管理系统的新挑战。
由于锂离子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存在着不一致性,因此电池组容量与单体电池的容量存在着和差异。目前,国内外对于单体电池的容量估计和SOC估计有很多的研究,但是由于单体电池的不一致性,对于成组之后的电池组容量有着一定的差异,根据单体电池容量估计方法去估计电池组容量是不可取的。对于电池组的初始容量测试均是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按照厂家建议的测试手段对电池组进行满充和满放电实验,继而得出电池组的初始容量。但由于电池组容量的演化,通过实验手段得到的电池组的初始容量其意义也是有限的,实验方法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例如对于化成后出厂分选完毕的电池,由于自放电的因素导致了各个单体电池之间存在着SOC差异,此外通过对电池组进行满充和满放电实验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电池剩余充电电量快速估计电池组容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电池剩余充电电量快速估计电池组容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池组进行满充,以率先到达充电截止电压的曲线为充电基准曲线;
S2:通过充电基准曲线将各单体充电曲线进行曲线变化得出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SOC,进而推算出电池组容量;
S3:计算电池组满充后各单体电池的剩余放电电量,将最小剩余放电电量曲线作为放电基准曲线;
S4:通过计算电池组内最大、最小剩余放电电量之差得出剩余放电时间极差;
S5:利用插值法在放电基准曲线上得出电压值,修正内阻差异引起的电压差,最终预测出电池组满放状态下的电压极差;
S6:将电池组放电至出厂电压。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池组中包含N只单体电池,N≥2。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锂离子电池组中的电池类型为出厂分选完毕的电池,其容量已知,SOC由于自放电因素会导致些许差异。
基于上述方案,步骤S1对电池组进行满充,得到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充电曲线,将率先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的曲线作为充电基准曲线。
基于上述方案,首先得出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SOC。所述步骤S2中对于率先至充电截止电压的单体,由于其容量已被恒定充电电流充满,则其SOC可以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2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