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故障模型的光路由器桥接故障数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2657.1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1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军;古展其;牛军浩;胡聪;许川佩;万春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张学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故障 模型 路由器 数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故障模型的光路由器桥接故障数量检测方法,首先,对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属性进行初始化,并对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属性对应的多个出口谐振器进行统计;接着,根据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的标识符是否一致,建立三种寻找结构,其中,三种所述寻找结构包括直通光路、单谐振光路和多谐振光路;然后,根据所述直通光路、所述单谐振光路和所述多谐振光路顺序进行故障查找;最后,计算每条路径下的所有微环谐振器的组合方式,并采用累加的方式,得到所有的单个桥接故障数量,提高故障查找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路由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故障模型的光路由器桥接故障数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光片上网络作为集成电路发展的产物,己经成为片上多核及众核系统的主流通信架构,它通过使用路由器作为数据收发媒介,为多个功能模块之间提供通讯,相较于传统基于总线架构的片上系统而言,具有可扩展性强、低延和高带宽等优点,满足了多核系统对通信效率的需求。
由于光片上网络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单个芯片所能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及芯片总面积呈现增大的趋势,从而引起芯片内部发生更多的缺陷。这里主要指的是,光片上系统中的关键光设备微环谐振器MRRs(micro-ring resonators)对温度的波动非常敏感,以及MRR复杂的制造工艺,都会使得MRR发生桥接故障,最终会导致所需传输的信息误传、甚至丢失,使得PNOC的性能和可靠性下降。因此如何检测特定路由器结构里面的MRR桥接故障显得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首先要知道路由器结构里可以构成桥接故障的微环谐振器,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实现自动检测桥接故障数量的方法。对于路由器结构复杂的情况,很难根据人工统计出能够构成桥接故障的谐振器组合,而且人工统计相对复杂、易出错,导致故障查找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故障模型的光路由器桥接故障数量检测方法,提高故障查找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故障模型的光路由器桥接故障数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属性进行初始化,并对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属性对应的多个出口谐振器进行统计;
根据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的标识符是否一致,建立三种寻找结构;
根据三种所述寻找结构的光路径顺序进行故障查找,并采用累加的方式统计所有故障数量,得到单个桥接故障数量。
其中,根据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的标识符是否一致,建立三种寻找结构,包括:
根据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的标识符是否一致,判断输入输出端口是否相同;
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的标识符不一致,则依次建立三种寻找结构,其中,三种所述寻找结构包括直通光路、单谐振光路和多谐振光路。
其中,若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的标识符不一致,则依次建立三种寻找结构,包括:
根据当前所述输入端口,依次查找与所述标识符相对应的所有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标识符,并判断是否不经过任何微环谐振器输出;
若不经过任何微环谐振器输出,则得到对应的直通光路;
若要经过微环谐振器输出,则判断从所述输入端口到所述输出端口是否经过单个微环谐振器输出,分别建立对应的单谐振光路和多谐振光路。
其中,根据三种所述寻找结构的光路径顺序进行故障查找,并采用累加的方式统计所有故障数量,得到单个桥接故障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直通光路、所述单谐振光路和所述多谐振光路顺序进行故障查找;
计算每条路径下的所有微环谐振器的组合方式,并采用累加的方式,得到所有的单个桥接故障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26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脱硫吸收系统及其工艺
- 下一篇:一种混合型高增益直流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