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抖摄影轨道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2677.9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任萍丽;周同根;陈松;傅华娟;徐庆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戴风友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影 轨道 | ||
1.一种防抖摄影轨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轨道(1),所述行走轨道(1)安装于预设位置;行走装置(2),所述行走装置(2)行走于行走轨道(1)上;姿态调整装置(3),所述姿态调整装置(3)安装于行走装置(2)上;摄影机(4),所述摄影机(4)安装于姿态调整装置(3)上;导向装置(5),所述导向装置(5)安装于行走座(21)底端,并靠近所述行走座(21)行走方向的前端设置;
所述的行走轨道(1)有两条,两条行走轨道(1)平行铺设,行走装置(2)行走于行走轨道(1)上,进而既定了摄影轨道车的行走轨迹,摄影机(4)通过姿态调整装置(3)安装于行走装置(2)上,姿态调整装置(3)可以调整摄影机(4)的小位移抖动,摄影机(4)通过姿态调整装置(3)安装在行走装置(2)上,行走装置(2)安全且平稳的行走于行走轨道(1);
所述行走轨道(1)设为工字型结构,所述行走装置(2)行走于行走轨道(1)翼缘内侧;
所述行走装置(2)包括:行走座(21),所述姿态调整装置(3)通过行走板安装于行走座(21)顶端;电机安装室(22),所述电机安装室(22)位于行走座(21)内;电机(23),所述电机(23)安装于电机安装室(22)内;卷绳盘安装室(24),所述卷绳盘安装室(24)位于行走座(21)内,所述卷绳盘安装室(24)位于电机安装室(22)下方,所述电机(23)输出端伸入卷绳盘安装室(24)内;卷绳盘(25),所述卷绳盘(25)安装于卷绳盘安装室(24)内,所述卷绳盘(25)与电机(23)输出端连接;第一槽体(26),所述第一槽体(26)开设于行走座(21)底端,所述第一槽体(26)内壁自上而下呈向外张开型倾斜设置;升降块(27),所述升降块(27)位于第一槽体(26)内;第一弹簧(28),所述第一弹簧(28)一端与第一槽体(26)槽底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8)另一端与升降块(27)连接;行走臂安装室(29),两个所述行走臂安装室(29)以第一槽体(26)为中心对称设置于所述行走座(21)内;行走臂传动槽(20),所述行走臂传动槽(20)横向开设于行走座(21)底端,所述行走臂传动槽(20)槽底端连通于行走臂安装室(29)内;
行走臂(31),所述行走臂(31)竖直滑动连接于行走臂传动槽(20)内;支撑块(32),所述支撑块(32)安装于行走臂(31)顶端,所述支撑块(32)位于行走臂安装室(29)内;第二弹簧(33),所述第二弹簧(33)套设于行走臂(31)上,所述第二弹簧(33)一端与支撑块(32)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3)另一端与行走臂安装室(29)内壁连接;电滚动轮(34),所述电滚动轮(34)安装于行走臂(31)底端,所述电滚动轮(34)行走于行走轨道(1)翼缘内侧;连接绳(35),所述连接绳(35)一端饶设于卷绳盘(25)上,所述连接绳(35)另一端穿设第一槽体(26)、第一弹簧(28)与升降块(27)连接;支撑臂(36),所述支撑臂(36)一端与升降块(27)铰接,所述支撑臂(36)另一端与行走臂(31)内端铰接;振动传感器(37),所述振动传感器(37)安装于行走座(21)上;处理器(38),所述处理器(38)安装于行走座(21)内,所述振动传感器(37)、电滚动轮(34)、以及电机(23)均与处理器(38)连接;
所述导向装置(5)包括:第二槽体(51),所述第二槽体(51)开设于行走座(21)底端,并靠近所述行走座(21)行走方向的前端设置;安装板(52),所述安装板(52)位于第二槽体(51)内;传动杆固定块(53),所述传动杆固定块(53)安装于安装板(52)底端中心位置;传动杆(77),所述传动杆(77)一端与升降块(27)连接,所述传动杆(77)另一端横向穿设于第二槽体(51)内,并与传动杆固定块(53)连接;第一齿条安装室(54),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安装室(54)以传动杆固定块(53)为中心对称设于行走座(21)内,并靠近所述第二槽体(51)槽底端设置;第一齿条传动槽(55),所述第一齿条传动槽(55)横向开设于第二槽体(51)槽底端,所述第一齿条传动槽(55)槽底端连通于第一齿条安装室(54)内;第一齿条(56),所述第一齿条(56)横向滑动安装于第一齿条安装室(54)内;连接臂导向孔,所述连接臂导向孔开设于安装板(52)上,所述连接臂导向孔正对第一齿条传动槽(55)设置;导向连接臂(57),所述导向连接臂(57)一端与第一齿条(56)连接,所述导向连接臂(57)另一端穿设第一齿条传动槽(55)、连接臂导向孔,并伸出第二槽体(51)槽口端设置;
导向座(58),所述导向座(58)安装于导向连接臂(57)另一端;
导向杆固定室(59),所述导向杆固定室(59)开设于导向座(58)内;
导向杆(50),所述导向杆(50)横向穿设于导向杆固定室(59)内;
导向环(61),所述导向环(61)套设于导向杆(50)上,所述导向环(61)外环端滑动连接于导向杆固定室(59)内壁上;
第三弹簧(62),所述第三弹簧(62)套设于导向杆(50)上,所述第三弹簧(62)一端与导向环(61)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2)另一端与导向杆固定室(59)内壁连接;
导向轮(63),所述导向轮(63)安装于导向杆(50)内端,所述导向轮(63)滚动连接于行走轨道(1)翼缘外侧;
斜齿轮安装室(64),所述斜齿轮安装室(64)设于行走座(21)内,所述斜齿轮安装室(64)位于第一齿条安装室(54)上方;
斜齿轮(65),一对啮合的所述斜齿轮(65)安装于斜齿轮安装室(64)内;
第一传动齿轮(66),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6)安装于第一齿条安装室(54)内,所述第一传动齿轮(66)与第一齿条(56)啮合;
第一传动轴(67),所述第一传动轴(67)一端与第一传动齿轮(66)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67)另一端伸入斜齿轮安装室(64)内,并与其中一个所述斜齿轮(65)连接;
第二传动齿轮安装室(68),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安装室(68)设于行走座(21)内;
第二传动齿轮(69),所述第二传动齿轮(69)安装于第二传动齿轮安装室(68)内;
第二传动轴(60),所述第二传动轴(60)一端与第二传动齿轮(69)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60)另一端伸入斜齿轮安装室(64)内,并与其中另一个所述斜齿轮(6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26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