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4087.X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2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方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H01L27/12;H01L21/77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吕姝娟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在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增加了第二走线,使第一走线和桥接走线通过第二走线搭接,防止由于蚀刻工艺的问题而导致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出现二段角的问题,从而防止桥接走线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使第一走线与第三走线之间桥接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面板4K、8K超解析及超窄边框(边框宽度小于或等于0.9mm)新技术产品开发及普及,传统面板设计已经不能满足高规格需求,为满足超窄边框及高解析规格达成,业界正开发将显示面板行驱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源极边框上(GOA in Source Board)以及将栅极线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源极边框上(Gate COF in Source Board),这样显示面板的栅极边框和底边宽可以达成待遇等于0.9mm需求。
开发此技术为满足现有制程机台能力,产品外围的设计通常如图1所示,需把垂直栅极线(V-Gate)1通过转接孔4和转接线3连接到扇出线(Fanout line)上,再通过扇出线2连接至COF启动器件。如图2所示,现超窄边框需要使用三层金属线路工艺,栅极绝缘层5、6需要两层,若使用现有的蚀刻工艺蚀刻转接垂直栅极线1与扇出线2的转接孔时,由于具有两层绝缘层孔内爬坡会出现如图2虚线框中所标识出的二段角现象,使转接线3搭接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蚀刻转接垂直栅极线与扇出线的转接孔时,孔内爬坡存在二段角现象,从而造成的转接线搭接时容易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中还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第二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三金属层以及桥接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具有至少一第一走线,所述第一走线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且覆盖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具有至少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并延伸至其中一第一走线的表面。所述第二金属层具有至少一第二走线,每一第二走线设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绝缘层上且对应地通过一第一通孔连接至一第一走线。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且覆盖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具有至少一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并延伸至其中一第二走线的表面。所述第三金属层具有至少一第三走线,每一第三走线设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二绝缘层上。所述桥接层具有至少一桥接走线,每一桥接走线从所述第二通孔中的第二走线上延伸至该第二走线所对应的第三走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中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桥接层之间,并覆盖所述第三金属层。
进一步地,所述钝化层中具有至少一第三通孔以及至少一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贯穿所述钝化层,并对应于一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通孔贯穿所述钝化层并延伸至一第三走线的表面上。所述桥接走线从所述第二通孔中的第二走线上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四通孔中的第三走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端,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间隔排列成一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层中还具有至少一第五通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并延伸至一第一走线的表面。所述第二金属层中还具有至少一第四走线,每一第四走线设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绝缘层上,每一第四走线对应地通过一第五通孔连接至与所述第五通孔对应的第一走线。
进一步的,所述桥接走线的材料中包含氧化铟锡。
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以制备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4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存储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导航系统中的经典线路获取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