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介质低迁移的易撕聚烯烃膜、制备方法、易撕包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4699.9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武辉;吴昊;符坚;周宝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0;B32B27/08;B32B27/06;C08L45/00;C08L23/02;C08L23/06;C08L23/08;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祁云珊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迁移 易撕聚 烯烃 制备 方法 包装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抗介质低迁移的易撕聚烯烃膜,包括热封耐介质层,包括80~90重量份的耐介质树脂、10~20重量份的与所述耐介质树脂发生交联的改性树脂、0.5~1重量份的爽滑母粒、1~2重量份的偶联剂、1~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1~2重量份的加工助剂;易撕层,包括15~20重量份的耐介质树脂、30~50重量份的易撕树脂,30~55重量份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1~1重量份的加工助剂;功能外层,包括90~95重量份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10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0.5~1重量份的加工助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及易撕聚烯烃膜。本发明的聚烯烃膜具有良好的耐介质性及易撕性,用途广泛,可印刷、复合、直接制袋,拉伸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适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介质低迁移的易撕聚烯烃膜、制备方法、易撕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软包装产业的发展,铝塑包装已经成为市场上高阻隔包装的主流形式。大量的软包装厂使用聚酯(纸)/胶水层/铝箔/胶水层/聚烯烃薄膜这一结构来满足客户的包装需求。然而包装内容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内容物性质也越来越独特,尤其在一些内容物为酸、碱、酒精(如酒精棉片)等极性溶剂、腐蚀性药物(碘酊、利卡多因、芬太尼)以及腐蚀性乳膏类药品(如咪喹莫特乳膏)等介质时,普通的聚烯烃薄膜几乎没有阻隔性能,这类内容物介质能够轻易的穿透聚烯烃薄膜迁移至胶水层,影响胶水层的粘结牢度,导致内层复合强度迅速下降,无法满足国标的要求,甚至还会有分层现象的出现。目前主流的生产工艺为聚酯(纸)/铝复合半成品涂布挤复EAA后以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粘结树脂挤出复合一层以中、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聚乙烯薄膜。通过挤出复合工艺代替内层胶水复合工艺,该生产工艺基本能够满足部分少量介质的要求。遇到多种易挥发药物时无法满足有效成分的保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耐介质的聚烯烃薄膜。
此外,对于挤出复合复合膜或者干复工艺复合膜,都会存在复合包装材料向内容物迁移化学物质的风险,会污染内容物,造成杂质析出过多甚至降低内容物的有效成分和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抗介质低迁移的易撕聚烯烃膜,具有优良的耐介质性及易撕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介质低迁移的易撕聚烯烃膜,从内至外至少依次包括:
热封耐介质层,包括80~90重量份的耐介质树脂、10~20重量份的与所述耐介质树脂发生交联的改性树脂、0.5~1重量份的爽滑母粒、1~2重量份的偶联剂、1~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1~2重量份的加工助剂;
易撕层,包括15~20重量份的耐介质树脂、30~50重量份的易撕树脂,30~55重量份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1~1重量份的加工助剂;
功能外层,用以印刷或复合,包括90~95重量份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10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0.5~1重量份的加工助剂;
其中,所述耐介质树脂为聚烯烃树脂。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树脂选自环烯烃聚合物、聚丙烯腈、聚偏二氯乙烯中至少一种;所述易撕树脂选自低密度聚乙烯、聚丁烯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改性树脂选自聚乙烯弹性体、聚乙烯塑性体、聚丙烯改性树脂中至少一种;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酸盐类、酯类表面活性剂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易撕层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包括第一类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第二类茂金属催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热封耐介质层厚度为3~40μm;所述易撕层厚度为3~40μm;所述功能外层为厚度3~4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46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