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度检测工装及轨道车辆车体的总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4900.3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万景元;郑伟;马彪;桑弘鹏;张勇;尹超;张忠海;李仕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0 | 分类号: | G01B21/30;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黄健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检测 工装 轨道 车辆 车体 总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度检测工装及轨道车辆车体的总装方法,涉及受电弓安装技术领域。其中,平面度检测工装包括连接组件和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与受电弓安装座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检测座,多个检测座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受电弓安装座的平面度的检测面;轨道车辆车体的总装方法包括使用平面度检测工装对受电弓安装座用于安装受电弓的安装面进行检测。车体总成加工过程中,通过对受电弓安装座用于安装受电弓的安装面进行加工以及利用平面度检测工装检测,使得加工后的受电弓安装座用于安装受电弓的安装面的平面度满足安装要求,从而提高受电弓的绝缘子与受电弓安装座的安装精度,进而降低了车辆工作过程的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电弓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受电弓安装座平面度的平面度检测工装及轨道车辆车体的总装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受电弓是从所接触的电网上汲取电能,并为轨道车辆提供动能的设备。受电弓上有三个绝缘子,三个绝缘子与轨道车辆上的受电弓安装座通过螺纹接头固定在一起。受电弓与受电弓安装座之间的安装精度较低,会增加车厢内的噪声,从而影响乘车舒适感,因此受电弓在轨道车辆上能否正确安装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车体的加工过程包括平顶组焊、平顶附件组成、平顶附件加工、车顶组焊、车体总成和车体总成调修。受电弓安装座是在平顶附件组成工序中进行焊接,并在平顶附件加工工序中完成加工。受电弓安装座经过车顶组焊、车体总成和车体总成调修三个阶段后与受电弓的三个绝缘子安装。当受电弓的绝缘子与受电弓安装座安装出现配装不上时,通过采用手工打磨的方式对受电弓安装座进行打磨,从而将受电弓的绝缘子安装到受电弓安装座上。
然而,现有技术中受电弓的绝缘子与受电弓安装座的安装精度较低,会导致轨道车辆工作过程出现噪声,从而影响乘车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度检测工装及轨道车辆车体的总装方法,以解决有技术中受电弓的绝缘子与受电弓安装座的安装精度较低,会导致车辆工作过程出现噪声,从而影响乘车舒适感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度检测工装,用于检测轨道车辆车体的受电弓安装座的平面度,包括:连接组件和检测组件;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与受电弓安装座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检测座,多个所述检测座安装在所述连接组件上,多个所述检测座在所述连接组件上的位置与所述受电弓安装座在车体上的位置相对应,多个所述检测座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受电弓安装座的平面度的检测面,多个所述检测座的检测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可选地,所述检测座朝向所述受电弓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受电弓安装座的一端为所述检测面,所述检测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受电弓安装座用于安装受电弓的安装面的面积。
通过凸台上的检测面的面积小于受电弓安装座用于安装受电弓的安装面的面积,使得塞尺便于插入检测座与受电弓安装座之间,从而可以提高受电弓安装座的平面度检测效率。
可选地,所述检测面的平面度小于或等于0.05mm。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三个连接梁,三个所述连接梁首尾依次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呈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三个检测座,三个检测座分别安装在所述等腰三角形结构的三个顶角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梁包括上平面和下平面,所述检测座安装在所述连接梁的下平面上,所述连接梁的上平面的平面度小于或等于0.5mm。
可选地,所述连接梁上设置有减重孔。
在连接梁上设置有减重孔,可以降低平面度检测工装的重量,从而便于操作平面度检测工装。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车体的总装方法,包括:
在平顶组焊后,对受电弓安装座进行焊接安装;
在车顶组焊后,对所述受电弓安装座用于安装受电弓的安装面进行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4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