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下无人机探测的水域水质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5161.X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79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本特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下 无人机 探测 水域 水质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下无人机探测的水域水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水下无人机在污染水域投放并下潜,每下潜一定深度进行一次水质数据检测,与前一点数值进行比较,直达符合预定条件;S102:在S101定位的高度平面上,记为起点,检测水质污染量,随机选择一定角度并行走一定步长,第二次检测水质污染量,之后随机选择角度并行走一定步长,第三次检测水质污染量;并将起点、第二次和第三次检测的数值进行比较;S103:取点检测:数据比较后,选择其中污染值最大的点为圆心,以与到污染值第二大的点的距离为半径,并以该点为起点,进行圆周路径巡检;S104:圆周路径每经过90°角,依次进行一次水质检测,每个圆周形成4个检测点,如果有检测点污染量高于圆心,选取污染量最高的两个点回到S103步骤,从新进行新的圆周路径巡检;如果所有检测点污染量均小于圆心污染量,则判断已接近污染源。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监测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下无人机探测的水域水质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许多河流、湖泊、水库、海洋地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影响了生态,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对居民健康构成危害、水下生物的生存都造成了威胁。特别是有些偷排或者污染泄露的情况,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很难准确找到污染源。而现在许多地方还是停留在人工收集污染信息的阶段。由于水下环境较为复杂,有些地方人力无法企及,有些地方人员到达有存在着人身安全问题。并且人工进行污染源寻找和检测,工作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下无人机探测的水域水质监测方法,可以通过水下无人机监测发现水质污染源。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包括以下步骤:
S101:水下无人机在污染水域投放并下潜,每下潜一定深度进行一次水质数据检测,与前一点数值进行比较,直达符合预定条件;
S102:在S101定位的高度平面上,记为起点,检测水质污染量,随机选择一定角度并行走一定步长,第二次检测水质污染量,之后随机选择角度并行走一定步长,第三次检测水质污染量;并将起点、第二次和第三次检测的数值进行比较;
S103:取点检测:数据比较后,选择其中污染值最大的点为圆心,以与到污染值第二大的点的距离为半径,以与到污染值第二大的点的距离为半径,选取与圆心呈90°、180°、270°夹角的3个点做检测,形成以圆周分布的4个检测点;
S104:如果有检测点污染量高于圆心,选取污染量最高的两个点回到S103步骤,从新进行新的取点检测;
如果所有检测点污染量均小于圆心污染量,则判断已接近污染源。
进一步的,所述S104在判断接近污染源后,缩小步长从新执行S102到S104的步骤。
进一步的,将污染源作为圆心,向进行检测过的检测点作圆,形成污染圈,将污染量变化小于10%的设定为重污染圈;将污染量变化在10%-50%的定为中污染圈;将污染量变化大于50%的设定为轻污染圈,并通过可视化系统进行呈现并向控制中心进行预警。
进一步的,所述污染量通过水质传感器测得,可以是pH值传感器、浊度传感器、水中油传感器、水质硬度传感器、氨氮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余氯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水域中快速排查污染源,并进行污染圈评价同时进行可视化呈现,为污染防范决策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水下无人机做取点检测的示意图;
图2为水平面污染曲线示意图;
图3为水域污染可视化示意图;
图4位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本特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本特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1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