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5616.8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日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日山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28;C02F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7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变 污水 表面 油污 吸附 方法 | ||
1.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在污水处理池上放置裂变吸油网,然后向污水池中通入污水,裂变吸油网开始吸油;
S2、随着吸油时间的延长,裂变吸油网内的双向吸油朵(3)相互分离,形成吸油瓣(31);
S3、下方的吸油瓣(31)呈固定态,对污水面油污进行双向吸附,上方的吸油瓣(31)漂浮在污水面上,随污水飘动,呈动态对油污进行油污吸附;
S4、油污吸附后将污水排出污水池,并继续通入污水,并定期更换裂变吸油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通入污水时,保持裂变吸油网的下半部分浸没在污水液面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变吸油网包括两个限位网(11),所述双向吸油朵(3)位于两个限位网(11)之间,所述双向吸油朵(3)中的两个吸油瓣(31)分别与两个限位网(11)之间连接有多个相互对应的预分离连杆(2),且两个吸油瓣(31)吸油瓣(31)相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互对应的两个所述预分离连杆(2)均固定贯穿吸油瓣(31),且二者相互靠近的端部外包裹有中心预溶球(4),所述吸油瓣(31)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吸油绒毛(5),多个所述吸油绒毛(5)远离吸油瓣(31)的端部均嵌入至中心预溶球(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绒毛(5)位于中心预溶球(4)内的端部外包裹有内嵌层,所述内嵌层为水溶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瓣(31)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与预分离连杆(2)相对应的导油层(6),所述导油层(6)远离吸油瓣(31)的端部与中心预溶球(4)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层(6)为吸油材料制成,且导油层(6)吸油性大于吸油瓣(31)吸油性,所述中心预溶球(4)为油溶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分离连杆(2)包括与限位网(11)固定连接外密封层(21)和中心变杆(22),所述中心变杆(22)端部嵌入至中心预溶球(4)内,两个对应的所述预分离连杆(2)内的中心变杆(22)之间固定连接有预断绳(23),且外密封层(21)与中心变杆(22)之间固定镶嵌有水溶封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方的所述中心变杆(22)为弹性材料制成,且中心变杆(22)在水溶封层内处于拉伸状态,下方的所述中心变杆(22)为硬质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裂变式污水表面油污吸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断绳(23)为弹性材料制成,且预断绳(23)直径不超过中心变杆(22)直径的一半,且预断绳(23)中部开凿有环形V槽,所述环形V槽深度为不超过预断绳(23)直径的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日山,未经刘日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6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