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轮辐式大齿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5735.3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0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吕运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运动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轮辐 齿轮 | ||
本发明属于传动工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薄壁轮辐式大齿轮,包括主体、定轮辐和动轮辐;所述主体为薄壁齿轮;所述主体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T”设计;所述定轮辐固连于第一通槽开口最大端;所述动轮辐安装于第一通槽与定轮辐之间;所述定轮辐两端重力不同,在重力的作用下动轮辐与第一通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定轮辐由辐板和定位环组成;所述辐板呈放射状固连于定位环外径面;所述定位环厚度大于辐板厚度;所述动轮辐包括连接环、支撑板和滚珠组成;所述连接环套接在定位环上;所述支撑板复数设计;所述支撑板对称固连于连接环远离定位环一侧;所述连接环靠近定位环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滚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动工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薄壁轮辐式大齿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制造直径较大的齿轮时为了节约材料以及减轻齿轮的重量,多数将齿轮设计为轮辐式,同时为了节省材料成本,齿轮壁厚较薄,这就导致齿轮在受重力压制时,齿轮外环与轮辐不接触的部位容易发生形变,进而导致齿轮的使用寿命降低,现有技术为了改善薄壁轮辐齿轮的强度,多数使用强度高的特种钢进行制备,但是由于特种钢成本较高,导致薄壁轮辐式齿轮制造成本无法有效地降低。
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薄壁轮辐式大齿轮,申请号:2018219349323,包括内架、螺纹孔、螺纹杆、钢架和外齿圈,所述内架轴心位置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相离端处的内架内均开设有操作孔,所述钢架外围焊接有外齿圈,所述外齿圈外围焊接有铜板,所述钢架厚度小于外齿圈,所述内架厚度与外齿圈厚度相同,所述螺纹杆的直径与钢架的厚度相同,所述螺纹套外圈的半径是螺纹杆的两倍,所述铜板的厚度为一厘米;通过在内架内开设有螺纹孔、操作孔和通孔并且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套的作用,在使用时配合相对应孔,使得在使用时经过两根螺纹杆的作用加强了其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滑动磨损增加的情况发生,但是该方案中由于齿轮壁厚较薄,很容易导致在扭曲力的作用下,使齿轮发生形变,进而导致齿轮无法正常使用。
鉴于此,本发明研制一种薄壁轮辐式大齿轮,由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齿轮在受重力压制时,齿轮外环与轮辐不接触的部位容易发生形变,进而导致齿轮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薄壁轮辐式大齿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薄壁轮辐式大齿轮,包括主体、定轮辐和动轮辐;所述主体为薄壁齿轮;所述主体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T”设计;所述定轮辐固连于第一通槽开口最大端;所述动轮辐安装于第一通槽与定轮辐之间;所述定轮辐两端重力不同,在重力的作用下动轮辐与第一通槽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定轮辐由辐板和定位环组成;所述辐板呈放射状固连于定位环外径面;所述定位环厚度大于辐板厚度;
所述动轮辐包括连接环、支撑板和滚珠组成;所述连接环套接在定位环上;所述支撑板复数设计;所述支撑板对称固连于连接环远离定位环一侧;所述连接环靠近定位环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支撑板上固连有增强肋;所述增强肋为等边三角形设计;所述增强肋底边与支撑板之间共同固连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均与增强肋底边固连;
现有技术中在制造直径较大的齿轮时为了节约材料以及减轻齿轮的重量,多数将齿轮设计为轮辐式,同时为了节省材料成本,齿轮壁厚较薄,这就导致齿轮在受重力压制时,齿轮外环与轮辐不接触的部位容易发生形变,进而导致齿轮的使用寿命降低,现有技术为了改善薄壁轮辐齿轮的强度,多数使用强度高的特种钢进行制备,但是由于特种钢成本较高,导致薄壁轮辐式齿轮制造成本无法有效地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运动,未经吕运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