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5984.2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尚楠;杨小贺;李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K3/06 | 分类号: | F02K3/06;F01D9/04;F01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敏敏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墙支板导叶 融合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输入完成全环所有融合叶片和外涵导叶的三维叶片造型;
S2、针对多个典型展高截面,展开成平面叶型;
S3、针对展开后的所述平面叶型,求解各个相邻叶片通道的内切圆半径和中心流线,得到各叶片通道中心流线上的通道扩张比变化和相邻通道进出口的通道扩张比变化;
S4、开展扩张比周向分布分析;
S5、开展通道内部扩张比分析;
S6、开展全环三维计算;
S7、结合三维计算结果和各个叶片通道进出口的扩张比变化,对各个叶片进口攻角开展优化;
S8、结合三维计算结果和各个叶片通道内部的扩张比变化,对各个叶型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进行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所述典型展高截面包括0%展高、20%展高、50%展高、80%展高及100%展高截面的三维叶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扩张比周向分布判断叶型攻角分布是否合理,若合理则进入步骤S5;若不合理,则优化进口攻角和扩张比分布,再返回步骤S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若叶片相邻通道扩张比的比值AR大于1,则所述叶片实际工作攻角偏正;若叶片相邻通道扩张比的比值AR小于1,则所述叶片实际工作攻角偏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相邻通道扩张比的比值AR取值范围为0.85-1.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叶片载荷分布是否合理,若合理则进入所述步骤S6;若不合理,则需要优化叶片内部通道扩张比,在返回所述步骤S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内部扩张比变化斜率越大表征载荷越大,需要调整叶片造型方案使叶片内部通道扩张比均匀变化。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开展全环三维计算,获取所有叶型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完成优化,若完成则结束;若没有完成,则返回步骤S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墙支板导叶融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叶片包括至少一个分墙导叶融合叶片和若干个支板导叶融合叶片;所述外涵导叶包括若干个若干种类叶型的外涵导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59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