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手动静脉取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7012.7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7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喜成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刘庆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手动 静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手动静脉取栓装置,包括血管鞘,所述血管鞘用于伸入血栓患者的静脉中,以使得吸栓机构能够顺利进出血栓患者的静脉;所述吸栓机构用于清除患者静脉中的血栓,所述吸栓机构包括吸栓导管、第二止血阀、圆柱形管道、导丝、抵挡座、轴套、手柄、球形座、环形滑座以及金属网篮。本发明,具备拉栓、搅碎血栓以及负压吸引的功能,去栓效果较为彻底,出血量少,且可有效提高血栓清除效率,制造成本低廉,适于基层医院推广,与目前的机械性吸栓设备,如AngioJet为代表的吸栓设备等相比,其在吸栓过程中无血红蛋白尿,以及心慌、胸闷、心率减慢等并发症发生,与常规的大管抽吸相比,该装置具有多种去栓功能,吸栓效率高,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手动静脉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是指在血管内发生了血液不正常的凝结,从而堵塞血管造成一系列症状,血栓形成的病因主要有:血管内膜受损、血流缓慢、血液的高凝状态等,即Virchow血栓形成三要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较为常见,可导致肢体肿胀、疼痛,血栓不仅可以脱落引起致命性肺栓塞,后期还由于静脉瓣膜损害、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较高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发生率,包括肢体的酸胀、慢性水肿、浅表静脉扩张和曲张、小腿皮肤色素沉着甚至为慢性皮炎、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目前国内外治疗指南,在指征明确情况下,均推荐积极的清除血栓。目前清除血栓的方法主要有:①经导管溶栓术,即将溶栓导管插入静脉血栓内,注入溶栓药物溶解血栓,该方法溶栓效率不高,还有不少的病例会有血栓残留。②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常通过一些器械设备,如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通过溶栓、碎栓及负压抽吸等作用,达到清除血栓的作用,但该方法设备及耗材昂贵,且有出血、血红蛋白尿,以及心慌、胸闷、心率减慢等并发症。③临床还采用一种经皮大管负压抽吸的方法,无需特殊设备,常用的导管是滤器回收导管,管径为10F的吸栓导管,操作简单有效,但其缺点也明显,需反复进出管腔时不便,出血量稍多,血栓清除效率不高。
为此,提出一种多功能的手动静脉取栓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手动静脉取栓装置,其具备拉栓、搅碎血栓以及负压吸引的功能,去栓效果较为彻底,出血量少,且可有效提高血栓清除效率,制造成本低廉,适于基层医院推广,与目前的机械性吸栓设备,如AngioJet为代表的吸栓设备等相比,其在吸栓过程中无血红蛋白尿,以及心慌、胸闷、心率减慢等并发症发生,与常规的大管抽吸相比,该装置具有多种去栓功能,吸栓效率高,且操作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的手动静脉取栓装置,包括:
血管鞘,所述血管鞘用于伸入血栓患者的静脉中以使得吸栓机构能够顺利进出血栓患者的静脉;
其中,所述吸栓机构与所述血管鞘相配合设置,且所述吸栓机构用于清除患者静脉中的血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多功能的手动静脉取栓装置由血管鞘和吸栓机构构成,在血管鞘和吸栓机构相互配合下,可以方便地将患者静脉中的血栓清除;
另外,血管鞘作为导向机构,制造成本低廉,可以降低治疗成本,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治病负担。
进一步的,所述血管鞘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止血阀,且所述血管鞘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止血阀可防止血管鞘使用时漏血,血管鞘的自由端用于插入患者的静脉血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血阀的侧部固定安装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三通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喜成,未经张喜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70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