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藻菌共生电化学体系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7434.4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3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雷;张舒迟;陈旭;谈梦宇;董家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C02F3/00;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藻菌 共生 电化学 体系 污水处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利用基于藻菌共生电化学体系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中氮、磷和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藻菌共生电化学体系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阳极室(4)、阴极室(15)和微藻回收装置(25);所述阳极室(4)为密闭结构,其上部通过进水管(1)与外部的给水装置相连通,顶部开设有能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口(20);阳极室(4)中固定有表面用于附着厌氧微生物膜(6)的阳极电极(5),内底部设有若干搅拌桨(7);阳极室(4)通过质子交换膜(8)与透明的阴极室(15)连通;所述阴极室(15)中固定有表面用于附着微藻生物膜(14)的阴极电极(13),内底部均匀设有曝气装置(16);所述阴极电极(13)为内部填充若干填料(22)的筒型网状电极,填料(22)用于附着好氧微生物膜(23);所述阳极电极(5)与阴极电极(13)之间通过导线(10)串联有可变电阻(12)与电容器(11);所述阴极室(15)的底部通过出水管(18)与微藻回收装置(25)连通;微藻回收装置(25)的底部铺设有滤网(26),滤网(26)的上方设有离心搅拌器(27);位于滤网(26)上方的微藻回收装置(25)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通过排水管(28)与外部相连通;
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1)在所述污水处理装置使用前,将阳极室(4)内的阳极电极(5)上接种经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反应器驯化后的厌氧污泥;将阴极室(15)内的阴极电极(13)表面上接种微藻生物膜(14),填料(22)上接种好氧微生物膜(23);通过进水管(1)向阳极室(4)和阴极室(15)内注入待处理的污水,并将阳极室(4)作密封处理;当阳极电极(5)和阴极电极(13)之间的电压及污染物去除率持续稳定后,排空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污水,完成生物膜的驯化过程;
2)将待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1)通入阳极室(4),利用重力作用和搅拌桨(7)的搅拌作用实现污水的充分混匀以及污水与厌氧微生物膜(6)的充分接触;厌氧微生物膜(6)通过厌氧消化作用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的甲烷气体通过排气口(20)排出收集;厌氧微生物膜(6)氧化有机物的同时产生电子和质子,电子通过导线(10)流至阴极电极(13)从而产生电流,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8)到达阴极室(15);
3)经阳极室(4)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质子交换膜(8)进入阴极室(15),阴极电极(13)表面附着的微藻生物膜(14)利用二氧化碳和污水中的氮和磷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合成自身生命体的同时与好氧微生物膜(23)共同构成藻菌共生体系以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微藻生物膜(14)产生的氧气为阴极室(15)内的还原反应提供电子,与从阳极室(4)进入的质子结合生成水,驱动阳极电极(5)对有机物的降解过程,产生的电能储存在电容器(11)中;
4)夜间,微藻生物膜(14)的光合作用停止,电容器(11)将白天储存的电能释放,强化夜间藻菌共生体系对污水的处理作用,实现白天-夜间的不间断废水处理;阴极室(15)中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盐可代替氧气作为电子受体驱动阳极电极(5)对有机物的降解;当微藻生物膜(14)生命力不足或夜间产能低于目标值时,启动阴极室(15)底部的曝气装置(16)进行曝气充氧作用;
5)经过阴极室(15)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微藻回收装置(25),通过离心搅拌器(27)对污水进行离心作用,随后静置使污水中含有的包括微藻在内的杂质分离沉降,杂质被截留在滤网(26)上;
经微藻回收装置(25)处理后的污水从排水管(28)排出,实现污水中氮、磷和有机物的去除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基于藻菌共生电化学体系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中氮、磷和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上还设有水泵(2)和进水阀门(3);阳极室(4)与阴极室(15)之间设有连接阀门(9),出水管(18)上设有出水阀门(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基于藻菌共生电化学体系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中氮、磷和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极(5)为碳毡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基于藻菌共生电化学体系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中氮、磷和有机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微生物膜(6)为地杆菌或希瓦氏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74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