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探针组、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7510.1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4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邹霈;吴军;王洪勇;刘娅灵;韩国庆;李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5 | 分类号: | C12N15/115;G01N33/53;C12Q1/682;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406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黄曲霉 毒素 b1 探针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1.探针组,包括:
适体探针H1-S1,由发夹探针H1和用于结合靶标的适体序列S1杂交而成;所述发夹探针H1包括环状区和茎秆区,所述环状区为部分G-四链体序列,剩余部分G-四链体序列位于茎秆区;所述发夹探针H1的5’末端具有凸出的单链DNA序列1,所述发夹探针H1的3’末端具有凸出的单链DNA序列2;所述DNA序列1和DNA序列2分别与适体序列S1两端的序列互补杂交并形成平末端;
发夹探针H2,包括环状区和茎秆区,所述环状区为部分G-四链体序列,剩余部分G-四链体序列位于茎秆区;所述发夹探针H2的5’末端具有凸出的单链DNA序列3,所述发夹探针H2的3’末端为凹末端;所述发夹探针H2中DNA序列3以及与其相连的部分茎秆区序列能够与所述发夹探针H1中DNA序列1以及与其相连的部分茎秆区序列互补杂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G-四链体序列的长度为18个碱基,其中12个碱基位于环状区,剩余6个碱基位于茎秆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探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体序列S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1所示;所述发夹探针H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发夹探针H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4.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独立包装的核酸外切酶I。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盒还包括独立包装的氯化血红素、鲁米诺和/或H2O2。
7.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组,或,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传感器系统中,所述适体探针H1-S1的浓度为30-50nmol/L,所述发夹探针的浓度为40-60nmol/L,核酸外切酶I的用量为8-12U。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以总体积为200μL为计,包括:
第一反应液,包括:
适体探针H1-S1,浓度为0.6-1μmol/L,10μL;
核酸外切酶I,浓度为8-12 U/μL,1μL;
第一缓冲液,39μL;
第二反应液,包括:
发夹探针H2,浓度为0.8-1.2μmol/L,10μL;
第二缓冲液,40μ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三反应液,包括:
氯化血红素,浓度为2 μmol/L,10 μL;
鲁米诺,浓度为1mmol/L,25 μL;
H2O2,浓度为1mmol/L,25 μL;
第三缓冲液,40μL。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传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液和第二缓冲液为1 × NEBuffer3.1缓冲液;和/或
所述第三缓冲液为HEPES缓冲液。
12.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针组,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和/或,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系统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未经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75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字钢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反馈式英语教学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