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及其列车管的状态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7688.6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2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宜萍;霍晟;李铁兵;李凯;崔友久;熊朝坤;宁侨;朱龙;周贤民;周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牛亭亭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及其 状态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列车管的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均衡风缸的压力在第一时长内上升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确定列车管进入到充风预备阶段,并记录当前的列车管压力BP1;
在进入到所述充风预备阶段之后,当检测到列车管的充风风量大于预设的风量阈值时,或者当检测到列车管的压力上升并且相较于所述列车管压力BP1至少超出了第二阈值时,确定列车管进入到充风阶段并开始进行充风计时;
从预设的X个充风时间参考值中,选取出对应于列车管压力BP1的一个充风时间参考值;X为正整数;
在选取出的充风时间参考值与充风计时的差值小于预设的时间阈值之后,并且当判断出列车尾部风压与列车管压力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确定充风完成并输出表示充风完成的提示信息;
X个充风时间参考值的预设过程为:
设置X个不同的牵引车辆数量,并确定出X个牵引车辆数量各自对应的制动减压量,并且X个制动减压量构成公差为M的等差数列;
确定出X个制动减压量各自对应的充风时间参考值;
相应的,所述从预设的X个充风时间参考值中,选取出对应于列车管压力BP1的一个充风时间参考值,包括:
确定出使得(a-1)×M<列车管定压值-BP1≤a×M成立的a的取值,并且将制动减压量为a×M时所对应的充风时间参考值,作为选取出的对应于列车管压力BP1的充风时间参考值;a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管的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开始进行充风计时之后,列车尾部风压在第二时长内的上升量低于预设的上升量阈值时,输出表示列车折角塞门关闭的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管的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选取出的充风时间参考值与充风计时的差值小于等于0时,并且当判断出列车尾部风压与列车管压力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时,输出表示列车折角塞门关闭的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管的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均衡风缸的压力在第一时长内下降超过预设的第四阈值时,确定列车管进入到排风预备阶段,并记录当前的列车管压力BP2;
在进入到所述排风预备阶段之后,当检测到列车管的压力下降并且相较于所述列车管压力BP2至少下降了第五阈值时,确定列车管进入到排风阶段并开始进行排风计时;
从预设的X个排风时间参考值中,选取出对应于均衡风缸排风稳定值ER的一个排风时间参考值;
在选取出的排风时间参考值与排风计时的差值小于预设的时间阈值之后,并且当判断出列车尾部风压与列车管压力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六阈值时,确定排风完成并输出表示排风完成的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管的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开始进行排风计时之后,列车尾部风压在第二时长内的下降量低于预设的下降量阈值时,输出表示列车折角塞门关闭的提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管的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选取出的排风时间参考值与排风计时的差值小于等于0时,并且当判断出列车尾部风压与列车管压力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时,输出表示列车折角塞门关闭的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管的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X个排风时间参考值的预设过程为:
设置X个不同的牵引车辆数量,并确定出X个牵引车辆数量各自对应的制动减压量,并且X个制动减压量构成公差为M的等差数列;
确定出X个制动减压量各自对应的排风时间参考值;
相应的,所述从预设的X个排风时间参考值中,选取出对应于均衡风缸排风稳定值ER的一个排风时间参考值,包括:
确定出使得b×M<列车管定压值-ER≤(b+1)×M成立的b的取值,并且将制动减压量为b×M时所对应的排风时间参考值,作为选取出的对应于均衡风缸排风稳定值ER的排风时间参考值;b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76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