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监控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7725.3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0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虎;陈伦雁;黄晨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辰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智能 监控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监控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智能控制技术的领域,安防监控系统包括烟雾检测模块、判断模块、人体探测模块、移动模块、报警模块和控制模块;烟雾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楼道内的第一烟雾值以及住宅内的第二烟雾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楼道内和/或住宅内烟雾的异常程度;人体探测模块,用于探测人体信息;移动模块,用于带动人体探测模块沿楼道的长度方向移动;报警模块,并用于发出报警信息;并基于安防监控系统,提供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监控方法。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改善楼宇住宅消防事故较高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监控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开始兴起。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及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居民越来越多,人口越发密集,人口的密集使得住宅楼宇的层数越来越高。常见的,为了提高消防安全,一般在住宅楼宇的每一层都放置有消防栓等消防设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高层住宅楼层较高,且预防和处理不及时,每年国内都有大量的住宅消防事故发生,导致楼宇住宅消防事故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楼宇住宅消防事故较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监控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监控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楼宇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所述安防监控系统包括烟雾检测模块、判断模块、人体探测模块、移动模块、报警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
烟雾检测模块,用于设置于楼宇每个楼层的楼道以及每户住宅内,检测楼道内的第一烟雾值以及住宅内的第二烟雾值;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烟雾值和/或第二烟雾值,判断楼道内和/或住宅内烟雾的异常程度,所述异常程度包括轻度异常和重度异常;
人体探测模块,用于探测人体信息;
移动模块,用于带动人体探测模块沿楼道的长度方向移动;
报警模块,用于设置于每个楼层的楼道内,并用于发出报警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判断模块发送的异常信息并控制人体探测模块工作,获取烟雾异常的楼道和/或住宅的位置信息,向消防站发送求救信息,接收消防人员返回的开始搜救信息,以及获取人所在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消防人员的移动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检测模块检测到第一烟雾值和第二烟雾值后,判断模块对第一烟雾值和第二烟雾值进行判断,得到楼道内和/或住宅内的烟雾异常程度,当楼道内和/或住宅内烟雾的异常程度为轻度异常时,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息,以能够给周围的住户或人发出警告,来及时排查危险,当楼道内和/或住宅内烟雾的异常程度为重度异常时,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息的同时,控制模块获取重度异常的楼道和/或住宅的位置信息,向消防站发送求救信息,并且移动模块带着开始工作的人体探测模块移动,以能够检测楼道各个区域内是否有人,检测到有人后控制模块将获取人所在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消防人员的移动设备,从而在楼宇的楼道或住宅内发生消防隐患后,能够及时作出响应,进而能够改善楼宇住宅消防事故较高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烟雾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子模块和第二检测子模块;其中,
第一检测子模块,设置于移动模块上,用于检测楼道内的第一烟雾值;
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设置于每个住宅内,检测住宅内的第二烟雾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检测子模块设置在移动模块上,使得移动模块能够带动第一检测子模块移动到楼道的各个区域,以能够检测楼道各个区域的烟雾值,能够减少第一检测子模块的安装量,从而能够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辰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辰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7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