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08304.2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云;穆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12 | 分类号: | C08B3/12;C08B15/05;C08B15/06;A01N43/9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卟啉 对苯二甲酸 光热 纤维素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的制备方法,所述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直径为10μm,红外光谱1592cm-1有宽的吸收,固体紫外-可见吸收特征为238nm吸收值A=0.69,409nm吸收值A=1.00;547nm吸收值A=0.4;900nm吸收值A=0.1,其是一种水体系细菌吸附及暗环境具有光热性能的抗菌材料,能够用于食品包装和纺织处理领域,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在极性溶剂中,加入从吊兰中提取的纤维素、对苯二甲酸和催化剂,在140℃油浴锅中第一次搅拌4-8h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将氯化锆和四(4-羧基苯基)卟吩加入酯化反应后的溶液中,在常温下进行第二次磁力搅拌,第二次磁力搅拌后将反应溶液转入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第一次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产物重新分散于氯化铜的极性溶剂中,在常温下进行第三次磁力搅拌;第三次磁力搅拌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第二次加热反应;将硫化钠加入第二次加热反应后的溶液中,在常温下进行第四次磁力搅拌;将第四次磁力搅拌后的溶液转入高压反应釜进行第三次加热反应,最终得到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40℃油浴锅中第一次搅拌8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室温下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磁力搅拌时间均为1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加热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为18h;所述第二次加热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8h;所述第三次加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锆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1-1:3;所述的四(4-羧基苯基)卟吩与氯化锆的摩尔比为1:1-1:4;所述的纤维素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30-1:1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锆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摩尔比为43:120;所述的四(4-羧基苯基)卟吩与氯化锆的摩尔比为13:43;所述的纤维素与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6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铜与四(4-羧基苯基)卟吩的摩尔比为1:1-2:1,所述的硫化钠与氯化铜的摩尔比为1:1-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铜与四(4-羧基苯基)卟吩的摩尔比为20:13,所述的硫化钠与氯化铜的摩尔比为3: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中任意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卟啉对苯二甲酸酯光热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次磷酸钠,纤维素与次磷酸钠的摩尔比为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83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