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蒸汽锅炉炉温智能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8813.5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袁世通;崔猛;杨亚飞;李刚;金彦昌;李建军;张明明;秦铭阳;刘云飞;江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三门峡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蒸汽锅炉 炉温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厂蒸汽锅炉炉温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客户端界面,客户端界面包括警报模块、显示模块和电站网络服务器,显示模块包括危险点壁温显示模块、热力参数显示模块和危险点寿命显示模块,电站网络服务器包括一体化过程模型开发平台(IMMS),一体化过程模型开发平台(IMMS)包括网络云端存储模块、参数写入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该种火电厂蒸汽锅炉炉温智能监控系统,基于热力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运用机组数据监测的软件系统可较好的实现对受热面的金属壁温和管道寿命进行在线监测和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电厂蒸汽锅炉炉温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thermal power,thermoelectricity power generation),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产煤10.9亿吨,其中发电用煤仅占12%。火力发电仍有巨大潜力,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可燃物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以可燃物作为燃料的发电厂统称为火电厂。
多数火电厂采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利用皮带传送技术,向锅炉输送经处理过的煤粉,煤粉燃烧加热锅炉使锅炉中的水变为水蒸汽,经一次加热之后,水蒸汽进入高压缸。为了提高热效率,应对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水蒸汽进入中压缸。通过利用中压缸的蒸汽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从中压缸引出进入对称的低压缸。已经作过功的蒸汽一部分从中间段抽出供给炼油、化肥等兄弟企业,其余部分流经凝汽器水冷,成为40度左右的饱和水作为再利用水。4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凝结水泵,经过低压加热器到除氧器中,此时为16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利用给水泵送入高压加热器中,其中高压加热器利用再加热蒸汽作为加热燃料,最后流入锅炉进行再次利用。火力发电站中锅炉温度监测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目前炉内受热面温度监测主要由炉内直接监测和炉外间接监测,推算出壁温的方法,存在缺陷,且结果不够准确。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火电厂蒸汽锅炉炉温智能监控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火电厂蒸汽锅炉炉温智能监控系统,包括客户端界面,所述客户端界面包括警报模块、显示模块和电站网络服务器,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危险点壁温显示模块、热力参数显示模块和危险点寿命显示模块,所述电站网络服务器包括一体化过程模型开发平台,所述一体化过程模型开发平台包括网络云端存储模块、参数写入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网络云端存储模块包括参数数据和数据库,所述网络云端存储模块包括数据查询模块,所述数据查询模块包括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包括参数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所述警报模块包括智能报警模块和麦克风警报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集散控制系统、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和厂级管理信息系统,所述数据库包括集散控制系统、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和厂级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测点温度采集,所述测点温度采集模块包括红外温度感应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包括高温受热面热力计算模块、金属壁温计算模块和管道寿命计算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温度感应器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温棉,所述红外温度感应器内部底面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有红外探头,所述红外探头一侧固定设有主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温度感应器顶端固定焊接有固定扣,所述红外温度感应器正面靠近中心处固定嵌设有隔温玻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温度感应器表面防护壳材质为耐高温材质,且耐高温材质采用铌钽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三门峡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大唐三门峡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88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