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炎生津中药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9059.7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闯;张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02;A61P31/04;A61K8/9789;A61K8/9794;A61Q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辉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5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炎 生津 中药 漱口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消炎生津中药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口腔护理制品技术领域。其有效成分由麦冬、天冬、乌梅、胖大海、罗汉果、北沙参、石斛、白茅根、陈皮、薄荷、菊花、金银花、白及和血竭共14味中药原料制得。通过对中药进行提取,得到中药提取物,加入柠檬酸、木糖醇以及度米芬,混合均匀,即得消炎生津中药漱口水。该组方配伍特点为:甘寒与辛温相伍,主以甘寒;疏散与清解相配,疏清兼顾;共奏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以及消炎抑菌功效。本发明消炎生津中药漱口水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消炎抑菌的作用,无刺激性,不会产生耐药性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抑制口腔细菌、去除口腔异味,具有良好的清洁护理口腔作用,同时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护理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消炎生津中药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疾病由于患病率和发病率特别高,是目前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口腔微生物是导致口腔疾病的主要原因。牙齿的表面积仅占口腔表面积的25%,常规的刷牙一直是口腔疾病防治的主要手段,但不足以达到清洁目的。于是,漱口水这一款产品,应运而生。
漱口是最常用的自我保健方法,一般漱口用清洁水或者淡盐水含漱。有些漱口水加入了某些药物做漱口剂,其作用是辅助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漱口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但是,部分漱口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部分不利的影响,例如以双氧水为主要成分的漱口水长期使用会使牙面脱矿和产生黑毛舌等副作用,含有洗必泰的漱口液,每天使用两次会使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脏病、中风的几率。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大多在保持杀菌效果和清新口气能力的同时不能兼顾漱口水的味道和刺激性。市场上大部分漱口水产品要么杀菌效果和清新口气能力较强但不注重消费者体验;要么太注重消费者体验而失去了应有的功效,大多两者不能兼顾。市场上的产品大多都含有酒精,而酒精对口腔粘膜危害较大,同时造成口腔干燥,降低消费者使用漱口水后的舒适感。澳大利亚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表明,漱口水的酒精含量为25%或者更高时,他就会与口腔、舌头和咽喉的癌变相关,使用漱口水时需要让它在口腔中停留许久,而其中的酒精很容易变为乙醛。如果既喝酒又使用漱口水,患口腔癌的几率就会增加。另外,一些漱口水中含有酒精成分,帮助分解牙菌斑,但同时它可能造成口腔干燥。市场上常见的产品都含有各种化学添加剂,或多或少有毒副作用。市场上常见的漱口水产品大多都是由各种化学添加剂混合制成,对人体有着或多或少的伤害。
中国专利申请CN 108186441 A公开了一种止血抗过敏的复合草本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其漱口水主要成分为甜味剂、酸味剂、保湿剂、香精、活性剂、增溶剂、抑菌剂、防腐剂以及去离子水,其宣传的主要作用为修复口腔、祛除口腔和止血抗过敏一次到位。但是,该种漱口水组分中中药成分占比较低,无法有效达到宣传的效果,其绝大部分组分仍然传统漱口水的常规原料组分。
中国专利申请CN 108685835 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漱口水,其漱口水主要成分为水、甘油、木糖醇、葡萄籽提取物、柠檬酸、苹果酸、薄荷醇、糖精钠,成分还可以包括五倍子花蜂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仙鹤草提取物,甘草萃取液,左手香,金银花提取物等中药成分。该种漱口水产品,存在制备工艺复杂等缺陷,部分原料很难获取或很难加工,这就使得最终产品的制造成本过高,很难向市场快速推广应用。
目前,市场关于既可以实现漱口水功能,又可以达到消炎生津的中药漱口水产品,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消炎抑菌作用的中药漱口水,无刺激性;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消炎生津中药漱口水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炎生津中药漱口水,含有中药提取物,中药提取物由如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得:
作为本发明的消炎生津中药漱口水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药提取物由如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9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