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深孔钻孔轨迹较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09077.5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安仰生;甘延景;安悦;杜显彪;周付彬;王少杰;边从林;沈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
主分类号: | E21B7/10 | 分类号: | E21B7/10;E21B44/00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2721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深孔 钻孔 轨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深孔钻孔轨迹校正方法,校正的技术参数指标为:施工的钻孔为500m以上的中深孔,所寻找的目标体为隐伏陡倾斜或是产状大于45°的目标体,且矿体埋深在400m以上;钻孔轴线穿过的地层有软弱地层,钻孔轴易跑偏;钻孔弯曲度测量数据齐全准确无误;利用excel表格软件计算钻孔弯曲度测量数据的换算坐标值,利用section软件的表格数据投影功能绘制钻孔轴线的轨迹。本发明能够快速绘制施工中深部钻孔轴线轨迹,以判别深部隐伏矿体的赋存位置,有效解决中深孔易跑斜钻孔轴线轨迹校正的关键技术难题。这一发明具有精度高、工作效率快、找矿勘探成本低等特点,对于推动我国深部钻探施工、深部隐伏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查探矿中中深部钻孔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深部钻孔轴线轨迹较正的技术方法课题。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探寻深部矿体,了解隐伏矿体的产出形态,探求深部矿体资源储量,钻探施工的难度不断加大,且易于跑斜。然而,一些斜孔、深孔的弯曲度校正的准确性,对每个钻孔单工程能否达到预期设计的地质目的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为快捷方便并且准确的绘制钻孔弯曲度校正轴线,确保钻孔单工程顺利达到地质目的,提高后期矿体空间位置的确定及资源量的估算等工作的精度,急需有效的方法技术快速绘制钻孔轨迹,以识别深部隐伏矿床的赋矿位置的准确性,传统的手绘方法效率低、误差大,技术研发势在必行。
由于地表矿、浅部矿及易识别矿越来越少,为满足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得不向地球深部进军,寻找难以发现和识别的隐伏矿、深部矿。而隐伏矿或深部矿多埋藏深度在400米以下,为控制深部矿体形态,探明矿体资源储量,采用钻探工程对矿体进行控制,且钻探施工多以中深孔为主。随着钻探深度的加大,钻孔弯曲度测斜及校正对工程质量能否达到地质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及勘探实践,解决了影响深部钻探施工钻孔轴线轨迹较正的关键技术难题。这一发明对于推动我国深部钻探施工、深部隐伏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由于地表矿、浅部矿及易识别矿越来越少,为满足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得不向地球深部进军,寻找难以发现和识别的隐伏矿、深部矿。而隐伏矿或深部矿多埋藏深度在400米以下,为控制深部矿体形态,探明矿体资源储量,采用钻探工程对矿体进行控制,且钻探施工多以中深孔为主。随着钻探深度的加大,钻孔弯曲度测斜及校正对工程质量能否达到地质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中深孔钻孔轨迹较正方法,所述的较正指标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钻孔选点:首选确定选择目标体,施工的钻孔为500m以上的中深孔,所述的目标体为位置在矿体倾角45度至90度之间,且矿体埋深在400m以上;
步骤二:钻孔轴位移:钻孔轴线穿过的地层有软弱地层,钻孔轴易跑偏;
步骤三:数据的采集:钻孔弯曲度测量数据的采集,且保证测量数据的采集准确无误;
步骤四:数据的分析:利用表格软件将钻孔弯曲度测量数据换算为坐标值,利用地质图软件的表格数据投影功能,将换算得到坐标值绘制钻孔轴线的轨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何快速绘制施工深部钻孔轴线轨迹,以判别深部隐伏矿体的赋存位置问题,提供一种陡倾斜深部隐伏矿体钻孔轨迹校正方法。钻孔轴线轨迹校正方法,即利用excel表格软件推导的公式确定出每个拐点在剖面上的二维坐标位置,然后用section软件中的表格数据投影功能绘制钻孔轴线的轨迹。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数据的分析中表格软件为excel表格软件,在excel表格软件中利用推导的公式确定出每个拐点在剖面上的二维坐标值。
所述的数据的分析中地质图软件为section软件,用section软件中的表格数据投影功能绘制钻孔轴线的轨迹,结合样品分析结果圈定矿体,估算矿石资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未经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09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