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芯微结构光纤预制棒排丝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0151.5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郭艳艳;宋香宜;王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37/027 | 分类号: | C03B37/027;C03B37/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结构 光纤 预制 棒排丝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芯微结构光纤预制棒排丝模具。使用排丝法制备多芯光纤无疑是一个简便安全的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因为光纤不能固定而导致的纤芯和包层移动,导致多芯光纤的纤芯难以按照设想状态排布;而如果使用浇注法制造有空预制棒,再插入纤芯,则当纤芯数量大于2的时候难以操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两种可以辅助排出正六棱柱形预制棒的器件组合设计。本发明能够一次性直接制作出带有包层的超大数值孔径四芯光纤,能够更好地包裹固定四根纤芯,同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不仅节省了制作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四芯光纤的排丝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四芯微结构光纤预制棒的排丝模具,属于光纤制备技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纤是当今世界信息领域最重要的传输媒质之一,随着5G技术的发展,对光纤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标准要求也逐步提高。目前应用的传统光纤,虽然体积小、串扰小,但因其机械强度差、耦合不灵活,传输容量已到瓶颈等问题,逐渐无法满足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光纤制备方法也存在有操作复杂、容易移位、效率较低等问题。
1994年法国电信公司便采用了90年代初与阿尔卡特公司联合开发的FCVD新工艺设计制作了四芯石英单模光纤,这些波导型微结构光纤虽然在远程光纤通信技术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如串扰与连接的困难,但在光纤器件和光纤传感领域却彰显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为光纤传感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并可实现空间多维传感。其中的毛细管光纤更是由于所特有的中空结构在生物,医学,原子引导,智能修复等领域显现出了标准单模光纤所无法具有的优越性。现如今四芯光纤等多芯光纤已在众多领域都有应用。
四芯光纤是拥有像光一样传输速度的通信线缆,四芯光纤的带宽宽、传输速度快、保密性好、抗电磁场干扰、绝缘性好、寿命长、化学稳定性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备四芯光纤预制棒的辅助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两种四芯微结构光纤预制棒排丝模具,原理相同,形式不同,第一种适用于横放排丝,第二种适用于竖直放置来排丝。第一种器件组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两个完全相等的挖掉正六棱柱的长方体,(如附图1.1所示),挖掉的正六棱柱两边与长方体的两边重叠,与长方体有有一条共用对称轴,另一部分是两个完全相等的打了孔的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如附图1.2所示),这部分与第一部分相配合,组装好后小孔以第一部分在其上的垂直投影中的正六边形心为中心,而平均分布;第二种器件是一个整体,由一个中空的正六棱柱外壳和实心的正六棱柱底组成(如附图2所示),实心的六棱柱底,以六棱柱外壳在其上的垂直头投影中的正六边形中心为中心,而围绕分布小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四个纤芯固定在相对准确且对称的位置上,同时有限制轮廓的器件辅助排包层光纤,既可以保证纤芯位置的准确,又方便了排丝。
2、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容易操作,安全可靠,节省了制作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排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1和1.2为设计的第一种四芯微结构光纤预制棒辅助排丝器件的三视图,其中1.1为排丝模具第一部分的三视图,1.2为排丝模具第二部分的三视图。
图2为设计的第二种四芯微结构光纤预制棒辅助排丝器件的三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两种四芯微结构光纤预制棒辅助排丝器件结构图如附图所示,图1所示的器件适用于横放排丝,器件的具体使用方法是:将图1.2所示实心有孔的长方体对称放置在两边,紧靠内侧对称放置图1.1所示的两个挖掉正六棱柱的器件,保证四个器件在一条直线后,将纤芯插入对应小孔,然后在将包层用的光纤填满正六棱柱形的凹槽,填满后用铁丝或其它物品将一端捆住,绑紧,即可从器件中取出,获得纤芯相对位置与构想符合的四芯微结构光纤预制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