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估算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0254.1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9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20/14 | 分类号: | G06Q2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徐琪琦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雷达 寿命 周期 费用 估算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估算方法和系统,涉及雷达费用管理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多个影响因素和包含的各个费用项目,来建立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递阶层次结构,构造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各个结构层之间的判断矩阵,计算各个判断矩阵的各个所述特征向量并进行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对各个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结果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均检验通过,则将根据递阶层次结构获得的层次总排序权值作为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各种措施权重占比,通过层次分析结构对费用管理进行定量分析,提高了雷达装备的可用性,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费用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估算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雷达系统作为军民电子领域的重要装备,广泛应用于制导、警戒、空间目标监视、成像、气象监测等多种场合。近年来,随着雷达产品的发展,雷达性能不断提高,雷达系统也日趋精密、复杂、庞大,一方面雷达研制和采购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其使用维修保障费用也大大增加。因此,使用方在雷达采购时往往把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列入采购要求中。
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是指以实现雷达系统寿命周期费用最小为目标,对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相关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而现阶段我们在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方面,重购置费用,轻使用和保障费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管理体制和法规还不够完善,缺少对雷达寿命周期费用的统一规划和监督管理,而且雷达全寿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通常,雷达系统的购置费用和使用保障费用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采购方往往会为了节约购置费用而忽视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等性能指标,结果必然导致使用与维修费用的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估算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估算方法,包括:
S1,根据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多个影响因素和包含的各个费用项目,来建立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递阶层次结构;
S2,构造所述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各个结构层之间的判断矩阵;
S3,计算各个所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从属于所述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将各个所述特征向量根据低层次因素对于高层次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层次单排序,根据各个所述判断矩阵的所述层次单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通过则进行S4步骤;
S4,根据各个所述判断矩阵的所述层次单排序结果进行层次总排序,并对层次总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通过,则将根据所述递阶层次结构获得的层次总排序权值作为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各种措施权重占比,根据所述权重占比选择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目标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根据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多个影响因素和包含的各个费用项目来建立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递阶层次结构,并构造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各个结构层之间的判断矩阵,计算各个所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从属于所述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并进行层次单排序,根据各个所述判断矩阵的所述层次单排序结果进行层次总排序,并对层次总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通过,则将根据所述递阶层次结构获得的层次总排序权值作为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各种措施权重占比,根据所述权重占比选择降低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目标方案,针对费用管理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特点,通过层次分析结构对费用管理进行定量分析,提高了雷达装备的可用性,降低全寿命周期内的费用。
进一步地,所述递阶层次结构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
所述S1具体包括:构建以雷达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综合评价为目标层;
构建以费用估算量大、建模仿真局限性、随机不确定性和预测精度主观性为准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