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蓝膜微小晶元芯片自动计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0303.1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4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瑶;文生平;黄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启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73;G06T5/00;G06T5/30;G01N21/88;G01N21/59;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武汉仁合利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5 | 代理人: | 林枫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微小 芯片 自动 计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蓝膜微小晶元芯片自动计数系统,包括服务器、云端、数据设定模块、储存模块、人员处理终端、光电检测模块、光线反射检测模块、空气湿度检测模块、表面数据检测模块、特殊标记模块、位置定位模块和标签记录模块,服务器通过线缆和网络分别连接储存模块、云端、数据设定模块、显示模块、人员处理终端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线缆分别连接光线处理模块、光电检测模块、光线反射检测模块、空气湿度检测模块、扫描模块、表面数据检测模块、特殊标记模块、位置信息模块和标签记录模块;本发明一种适用于蓝膜微小晶元芯片自动计数系统具有光线处理、检测准确、识别速度快、处理影响光线折射因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膜晶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蓝膜微小晶元芯片自动计数系统。
背景技术
大气环境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空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物理特性主要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气压和降水,这一切均由太阳辐射这一原动力引起。化学特性则主要为空气的化学组成:大气对流层中氮、氧、氢3种气体占99.96%,二氧化碳约占0.03%,还有一些微量杂质及含量变化较大的水汽;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汽车、工厂的出现,造成大气环境逐渐被污染,空气中的杂质也逐渐的增加,尤其是近些年来,雾霾的出现频率和浓度越来越高,而现在的大气环境检测设备,常常还只是平常的数据查看,无法通过云平台查看,并且不能根据定位信息进行物料网的控制,而在数据采集时,采集数据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蓝膜微小晶元芯片自动计数系统,具有光线处理、检测准确、识别速度快、处理影响光线折射因素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蓝膜微小晶元芯片自动计数系统,包括服务器、云端、数据设定模块、储存模块、人员处理终端、显示模块、控制模块、扫描模块、光线处理模块、光电检测模块、光线反射检测模块、空气湿度检测模块、表面数据检测模块、特殊标记模块、位置定位模块和标签记录模块,所述服务器通过线缆和网络分别连接储存模块、云端、数据设定模块、显示模块、人员处理终端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线缆分别连接光线处理模块、光电检测模块、光线反射检测模块、空气湿度检测模块、扫描模块、表面数据检测模块、特殊标记模块、位置信息模块和标签记录模块,所述表面数据检测模块包括凹凸检测模块、表面缺陷检测模块和视觉捕捉模块;
所述服务器采用非x86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分析,所述服务器采用Intel服务器CPU和Windows/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
所述云端采用网络进行连接网络大数据,所述云端根据传输的数据进行上传备份数据,且设有独立管理密码;
所述储存模块采用大容量储存器进行储存数据,并根据储存数据种类个数选取对等的储存器;
所述人员处理终端采用手机和平板进行数据查询和数据控制输出;
所述数据设定模块采用键盘进行查询数据,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数据;
所述显示模块采用显示器进行显示数据,并通过三维成型技术进行展示数据,所述显示器和三维数据均可进行调节颜色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采用控制器、计算机进行控制,并根据控制大小范围和设备不同进行选取不同的控制设备;
所述光线处理模块采用电致变色玻璃进行透光,并通过电源电压控制设备进行控制透光度;
所述光电检测模块采用光电传感器进行检测光电数据,所述光电传感器外侧均包覆有保护层;
所述光线反射检测模块采用光感传感器进行检测光线数据,并采用电动伸缩杆进行调节光感传感器位置;
所述空气湿度检测模块采用湿度传感器进行检测湿度数据,并通过激光发射器和光检测板进行检测透光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启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启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