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低渗油藏强化自乳化驱油体系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0381.1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6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季岩峰;曹绪龙;郭兰磊;祝仰文;马宝东;董雯;李彬;庞雪君;何冬月;孙秀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低渗 油藏 强化 乳化 体系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中低渗油藏强化自乳化驱油体系及其应用。所述中低渗油藏强化自乳化驱油体系包括以下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低张力表面活性剂0.3~0.5%,乳液表面活性剂0.3~0.7%,纳米活性微球0.1~0.3%;余量为水。该驱油体系可对中低渗油藏进行相渗调节,提高该类油藏均质性,解决了自乳化体系在中低渗油藏的应用问题,对中低渗油藏的进一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中低渗油藏强化自乳化驱油体系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胜利油田地质条件较好的Ⅰ、Ⅱ类油藏已基本动用完毕,Ⅴ类油藏逐渐成为开发重点,这类油藏温度高、矿化度高、渗透率低,同时伴有较强的非均质性,采用化学驱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是较为可行的方法。聚合物驱是化学驱中较为成熟的一项驱油技术,但聚合物驱在该类油藏条件下易发生高温水解、高盐卷曲,同时聚合物在低渗油藏条件下注入性差,因而不适用于该类油藏的进一步开发,表面活性剂驱便成为该类油藏的首选。
表面活性剂本身具有的小分子结构,使得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同时表面活性剂体系黏度低,在低渗油藏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因而适用于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可以显著降低地层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改善地层润湿性,同时产生乳化,增加原油表面电荷密度,从而将束缚在岩层中的原油采出,大量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实例表明,往往乳化较好的产出液,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基于单纯的表面活性剂驱成本较高的现象,同时在注入地层后,乳化效果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表面活性剂驱应用的现况。为寻找成本低、乳化性能好的表面活性剂,胜利油田的现场专家对具有强乳化性能的表面活性剂展开了大量研究,通过分子模拟的方法设计了具有耐温、抗盐及强乳化性能的自乳化表面活性剂,研制出了适合于高温高盐低渗油藏的乳液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该驱油方法可以通过乳液表面活性剂和低张力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增效作用,赋予驱油体系耐温、抗盐、乳化增黏、高效驱油、易注入等特性。
乳液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可以使地层中残余油乳化形成增黏型乳状液,实现流度控制,提高驱替相波及面积。该驱油方法在纯-17油藏(温度105℃、矿化度25405mg/L、Ca2+、Mg2+含量583mg/L、渗透率42~95mD)现场试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日油从17.8t增至20.3t,同时含水从88.0%降至86.2%。矿场实践表明,在渗透率100mD的油藏条件下实施乳液表面活性剂驱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为探索该驱油方法对油藏渗透率的适应性,胜利油田拟对中低渗油藏展开先导试验,但是室内评价过程中发现,在地层渗透率相对较高(100-500mD)的情况下,表面活性剂驱产生的乳液不稳定,易发生聚并、破乳,再生能力变弱,导致提高采收率幅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渗透率的降低导致地层的剪切作用下降,无法满足自乳化表面活性剂形成乳液所需要的能量,因而形成乳液不稳定、易破乳。
目前已有科研工作者在自乳化驱油体系上展开了研究,中国专利申请CN110776899A提供了一种高温高盐油藏原位乳化增黏体系,该发明的原位乳化增黏体系由低HLB值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较高HLB值的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及纳米材料构成,该体系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抗老化性能良好,扩大波及体积能够满足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的要求,但该体系适用于高温高盐低渗油藏,当油藏渗透率偏高时,该乳化增黏体系的适用性还未可知。
中国专利申请CN109142640A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藏自乳化驱油体系的自乳化筛选方法,该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从体系的自乳化功能考虑,对其进行研究,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低渗透油藏驱油的自乳化筛选方法,为筛选适宜油田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提供了依据,但该发明仅针对于低渗油藏,所筛选的自乳化体系乳液粒径较小,适用油藏渗透率10~100×10-3μm2,而中低渗油藏渗透率为100~500×10-3μm2,此专利提供方法并不适用。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可适用于中低渗油藏且性能稳定、乳化增黏性强的乳化驱油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