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规模化水蛭素分离纯化生产工艺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0624.1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焕华;周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815 | 分类号: | C07K14/815;C07K1/36;C07K1/34;C07K1/3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临 |
地址: | 5300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水蛭 分离 纯化 生产工艺 方法 设备 | ||
1.一种规模化水蛭素分离纯化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水蛭放在专用催吐桶(1)中进行水蛭素粗品的制备和收集,制备方法是,先用诱导液喂饱饥饿的水蛭,排液;再用催吐液灌入桶内,催吐水蛭,得到水蛭素粗品,排液收集;将清水灌入桶内清洗水蛭,对水蛭进行养护;
B、所得原料通过管道进入酸沉桶(2),在上述滤液中加入三氯乙酸,用三氯乙酸调节溶液的pH至0.5~3.5进行沉淀,静置10~30分钟;
C、酸沉后所得原料通过管道泵进入水浴锅(3),于50~65℃的恒温水浴中隔水加热15-20分钟;
D、水浴加热后,原料通过管道进入冷却桶(4)内冷却至室温;
E、冷却后原料通过管道泵进入平板离心机(5)进行固液分离,排出过滤所得固体;
F、过滤后所得液体通过管道进入中和桶(6)内,用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pH至6.0~7.0,抽入管式离心机(7)中再进行固液分离;
G、管式过滤后所得原料清液通过管道进入微滤桶(8);
H、微滤桶(8)内原料清液通过管道进入微滤机(81)进行微滤;
I、微滤后的滤液通过管道进入纳滤桶(9);
J、纳滤桶(9)内滤液通过管道进入纳滤机(91);利用纳滤机纳滤和反渗透功能,达到进一步去除大分子颗粒和无用盐分离子,保留水蛭素成分,并浓缩去除部分水分;
K、纳滤浓缩所得原料液通过管道进入成品桶(10)储存,成品通过管道输送到冷冻干燥机进行干燥,得到成品粉碎过筛后即为水蛭素冻干粉;
所述专用催吐桶(1),支撑在支架(14)的上方,催吐桶(1)的底部中心设置向下的排液管(13),排液管(13)上设置排液阀(16);催吐桶(1)内还设置隔离网(17);支架(14)固定安放在台秤上方;
桶内固定支撑环(18),支撑环(18)的放射状辐条焊接在催吐桶(1)底部,隔离网(17)放置在支撑环(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规模化水蛭素分离纯化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离心机(5)设置管道将过滤液回到冷却桶(4),冷却桶(4)设置回液管道至酸沉桶(2),重新添加三氯乙酸调节溶液的pH至0.5~3.5进行再次沉淀,静置10~30分钟,再次经过水浴、冷却后进入平板离心机(5)二次离心,所得过滤液再进入后续工艺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规模化水蛭素分离纯化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吐桶(1)、酸沉桶(2)、水浴锅(4)、冷却桶(5)、中和桶(6)、微滤桶(8)、微滤机(81)、纳滤桶(9)和成品桶(10)设置注水入水管道,并分别设置开关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规模化水蛭素分离纯化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桶(6)设置管道与成品桶(10)连接,管道设置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规模化水蛭素分离纯化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机(81)设置管道与成品桶(10)连接,管道设置开关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规模化水蛭素分离纯化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沉桶(2)处设置酸液注入管道,并设置开关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规模化水蛭素分离纯化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桶(6)处设置碱液注入管道,并设置开关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科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6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冷却式VOC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断路器用新型电动操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