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球盖菇的大棚及室内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0708.5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6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裴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源直达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69;A01G1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欣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4 | 代理人: | 王阳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球盖菇 大棚 室内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大球盖菇的大棚及室内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球盖菇的大棚及室内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种植环境:分为大棚和室内种植;
步骤二、起垄垄底强化:层架式的垄底的底部铺盖遮阳网或者是网布或密封底板但垄边不围或围后底部或侧边部有排水等装置,铺地式的,垄沟过道可略低于堆料垄底;
步骤三、壤料混合:将细化后的玉米棒料和辅料经搅拌设备混合搅拌,得到混合壤料;
步骤四、堆料发酵:采用逐层堆料边浇水的方式将全部混合壤料堆成堆状,且覆盖薄膜,发菌6天以上;
步骤五、间隔翻拌:用钢叉类工具从上至下将步骤四中的料堆翻腾抖散至侧边场地,且逐层堆料,视干湿均匀程度边浇水边抖散边逐层堆料,每隔2至3天对料堆进行翻拌;
步骤六、接种辅料:将菌种以点种的放置接种在垄面上,完成后先后将混合壤料和肥沃疏松土壤逐层覆盖;
步骤七、发菌出菇管理;
步骤八、按期采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的大棚及室内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种植环境为大棚种植,大棚为由一个大棚内设置备用1-2层小棚形成的多层大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的大棚及室内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种植的铺地式场地起垄方式为两种:第一种是长条垄,纵向,中间有走道,而第二种是横向短条垄,有横向走道和棚中长走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的大棚及室内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垄垄底底面按照步骤二进行强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的大棚及室内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种植环境为室内种植,采用层架式栽培,将网板结构置于或有排水等装置,层架每一层处作为垄底,按照步骤二对垄底进行强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的大棚及室内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的发菌出菇管理中浇水采用雾化喷淋的方式同时进行均匀喷淋浇水,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在走道或层架结构处安装相匹配的移动导轨,在移动导轨上安装驱动设备,且按照走道长度分段设置和层架结构的层数设置;
(2)将水泵安装在驱动设备上,位于喷淋泵出水端口的管体长度与垄面宽度一致,且管体上相间安装有3至4个雾化喷头;
(3)将水泵的进水端口出的软管与供水总管相互连通安装;
(4)将水泵和驱动设备经智能控制设备进行控制连接,且多次调试达到所需效果后进行推广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球盖菇的大棚及室内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间隔翻拌的根据中步骤四中的发菌天数需有序进行2至3次的翻拌,且翻拌场地在两个堆料原处之间进行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源直达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州源直达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07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