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1342.3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0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允题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0 | 分类号: | H01L23/50;H01L23/00;H10K59/82;G09F9/33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杨艇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在本显示面板中,弯折部分包括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第二区块位于第一区块靠近显示部分的一侧;第一区块受到的弯折应力包括第一应力,第二区块受到的弯折应力包括第二应力,第一应力大于第二应力;金属走线包括第一非开孔段和第一开孔段,第一开孔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第一非开孔段与第一开孔段相连,第一非开孔段位于第一区块,第一开孔段位于第二区块。本申请在弯折部分的第一区块设置第一非开孔段,以避免金属走线断裂;在第二区块设置第一开孔段,以减低整根金属走线的硬度,减低其回弹力,改善膜层分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OLED显示屏产品的端子弯折工艺中,OLED显示面板端子弯折后,弯折区内的金属走线受到较大的弯折应力作用,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同时,端子弯折后,弯折区还会产生回弹力,易发生膜层分离,导致背板与端子区垫片或面板与背板分离。另外,端子弯折后面板在背板的端点,即弯折端点处,会与背板产生相互挤压作用,此处也会形成应力集中,易导致金属走线断裂。
另外,开孔型的金属走线和不开孔型金属走线相比,由于开孔设计,开孔型金属走线相较不开孔型金属走线更软,因此端子弯折后回弹力小,不易发生膜层分离。但是,开孔型金属走线易在平行于弯折方向的孔边缘产生应力集中,导致金属走线断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在端子弯折后开孔型金属走线易在孔边缘产生应力集中,导致金属走线断裂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部分、弯折部分和绑定部分,所述弯折部分连接在所述显示部分和所述绑定部分之间,所述绑定部分通过所述弯折部分设置于所述显示部分的背面侧,所述弯折部分包括第一基板和金属走线,所述金属走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金属走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显示部分,所述金属走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绑定部分;
所述弯折部分包括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所述第二区块位于所述第一区块靠近所述显示部分的一侧;所述第一区块受到的弯折应力包括第一应力,所述第二区块受到的弯折应力包括第二应力,所述第一应力大于所述第二应力;
所述金属走线包括第一非开孔段和第一开孔段,所述第一开孔段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第一非开孔段与所述第一开孔段相连,所述第一非开孔段位于所述第一区块,所述第一开孔段位于所述第二区块。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一开孔段中,自所述第二区块向所述第一区块的方向上,至少部分的所述开孔的尺寸呈递减趋势。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开孔段包括第一子段,所述第一子段与所述第一非开孔段相连;
自所述第二区块向所述第一区块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段上的所述开孔的尺寸递减。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开孔包括长轴和短轴;在所述第一子段中,自所述第二区块向所述第一区块的方向上,所述开孔的长轴按第一规则递减,和/或所述开孔的短轴按第二规则递减。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在相邻两个所述开孔中,设定靠近所述第一区块的所述开孔为第一开孔,另一个所述开孔为第二开孔;
所述第一规则为:所述第一开孔的长轴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开孔的长轴长度的第一设定倍数,或所述第一开孔的长轴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开孔的长轴长度减去第一设定长度;
所述第二规则为:所述第一开孔的短轴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开孔的短轴长度的第二设定倍数,或所述第一开孔的短轴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开孔的短轴长度减去第二设定长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短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弯折部分的弯折方向,所述短轴的长度小于所述长轴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1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