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无死角式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1972.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5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田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三利融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F16M11/12;F16M11/18;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网络 死角 监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无死角式监控装置,包括横梁和端板,所述横梁的左侧上方设置有端板,所述横梁的上端中心和右侧设置有往复组件,所述往复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横杆、端盖、第一支撑座、L型板、转盘、滑块和导轨,上下所述端盖的右端均与L型板的左端表面固定相连。该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无死角式监控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伺服电机、转盘、横杆、滑块、L型板和摄像头之间的配合,使伺服电机可驱动转盘进行转动,转盘即可带动横杆和滑块进行圆周运动,大大减少了驱动电机的力矩,避免了摄像头大多采用竖直驱动装置导致重心集中在横梁一端且力矩较长导致横梁连接处的受力较大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无死角式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中应用最多的系统之一,现在市面上较为适合的工地监控系统是手持式视频通信设备,视频监控现在是主流,从最早模拟监控到前些年火热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视频监控通常使用最多的即为摄像头,摄像头又称为电脑相机、电脑眼、电子眼等,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被广泛的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虽然现有技术的监控摄像头能够满足使用并安装的需求。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现有摄像头大多采用竖直驱动装置导致重心集中在横梁一端且力矩较长导致横梁连接处的受力较大容易损坏的问题,监控装置的横梁无法做到竖直墙壁和顶棚墙壁的两种安装特性,无法根据两种安装特性进行连接处具体的伸缩调整问题同时仍存在长期使用后驱动连接处的螺纹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无死角式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无死角式监控装置,包括横梁和端板,所述横梁的左侧上方设置有端板,所述横梁的上端中心和右侧设置有往复组件;
所述往复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横杆、端盖、第一支撑座、L型板、转盘、滑块和导轨;
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横梁的上端左侧,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通过第一支撑座与横梁固定相连,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右端固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上方内部滑动相连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右端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间隙配合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端盖,上下所述端盖的右端均与L型板的左端表面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滑块、导轨和端盖三者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上方右端设置有摄像组件;
所述摄像组件包括盖体、摄像头、外壳、第二支撑座、导线和转轴;
所述转轴位于横梁的右端内部,所述转轴的外壁通过轴承与横梁转动相连,所述转轴的上端与L型板固定相连,所述L型板的上端右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和L型板的内端内侧均固接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内侧通过卡销转动相连,所述外壳的右端内部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方扣合有盖体,所述摄像头通过导线与外界信息采集处相连接。
优选的,上下所述第二支撑座的转动连接处安装用于固定位置的紧固螺钉。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上端左侧安装有调整组件;
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垫块、粗杆、横板、套筒、销轴、螺栓、凸块、细杆、螺纹杆、螺纹孔和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三利融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三利融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1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