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沉积物中氮磷转化模拟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2339.3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13/04;G01N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沉积物 中氮磷 转化 模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河道沉积物中氮磷转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供水系统、模拟系统、取样系统、测量系统;
所述供水系统用于向模拟系统提供富含氮磷营养盐的水;
所述模拟系统用于模拟氮磷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所述取样系统用于从模拟系统中采集水样;
所述测量系统用于测量模拟系统中流出的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沉积物中氮磷转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桶、水泵、输水管;
所述水泵设置在水桶中;
所述输水管与水泵连接;
在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自动调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沉积物中氮磷转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系统包括模拟槽;
在所述模拟槽内装填有粗砂和土壤;
在所述模拟槽内设置有多组注水及测量部件;多组注水及测量部件沿模拟槽的长度方向均布;每组注水及测量部件均包括地下水注水管和地下水位测管;每个地下水注水管和地下水位测管的高度均大于模拟槽的高度,且每个地下水注水管、每个地下水位测管的下端均直接与模拟槽的底面接触;
在每组注水及测量部件旁边设置有一组土壤水分采集器;每组土壤水分采集器包括多个测头,每个测头的安装深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沉积物中氮磷转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地下水注水管的下部开有多组出水孔,每组出水孔包括多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且在圆周上均布的出水孔;
在每个地下水位测管上开有多组测量孔,每组测量孔包括多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且在圆周上均布的测量孔;
在所述地下水位测管的内腔中安装有地下水位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沉积物中氮磷转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拟槽的一个侧壁的上端开有地表出流三角堰;
在开有地表出流三角堰的侧壁的下部还开有至少一个放水孔,在每个放水孔上分别连接有放水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沉积物中氮磷转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系统包括:取样导管、取样瓶;
所述取样瓶位于模拟槽的外部;
每个所述取样导管的一端与土壤水分采集器中的一个测头连接,另一端与取样瓶连接;
在取样瓶的开口端设置有塞子,塞子上开有两个连接口,一个连接口与取样导管连接,另一个连接口与导气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沉积物中氮磷转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采用翻斗测量器,其设置在所述放水阀门的下方;
所述翻斗测量器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壳体;
在所述壳体内腔中的上部设置有接水器,所述接水器为多边形漏斗状,其出口为接水器孔;
在所述接水器的正下方设置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采用多边形漏斗,其下部开有出口;
在所述缓冲器的下方设置有翻斗;
在所述翻斗的下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顶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沉积物中氮磷转化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斗包括底板、分隔板和侧板;
所述底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分隔板与底板的宽度方向平行,且位于底板的对称轴平面上;所述分隔板与底板垂直,且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分隔板将翻斗分隔成两个相同的接水斗;
在底板的两个长边上分别设置有侧板,两个侧板均与底板垂直,且下端均与底板固定连接;
每一侧的侧板的形状均为等腰三角形,分隔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板的底边上的高连接;
所述缓冲器的出口位于分隔板的正上方;
在所述底板的下方对应分隔板的位置处设置有旋转轴;
在每个接水斗的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调节顶针;在壳体的底面上开有螺纹孔,调节顶针采用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连接在螺纹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23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麦克风结构
- 下一篇:智慧分配滤池水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