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红外辐射复合橡胶及应用该橡胶的背包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2694.0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2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标;李为强;陈新强;王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恒德箱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1/00 | 分类号: | C08L11/00;C08L13/00;C08L63/00;C08K9/04;C08K3/22;C08K3/34;C08K13/06;A45F3/04;A45C13/00;A61H39/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辐射 复合 橡胶 应用 背包 | ||
本申请涉及新材料的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远红外辐射复合橡胶及应用该橡胶的背包,其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得:生胶50‑60份;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8‑12份;环氧树脂4‑6份;乙二胺改性远红外固体微粉15‑20份;制备工艺为:S1:取具固体微粉浸泡于乙二胺中,在80‑90℃温度下搅拌1.5‑2h,过滤得乙二胺改性远红外固体微粉;S2:将环氧树脂、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改性远红外固体微粉混合均匀,得远红外配合剂;S3:将生胶塑炼后,再将生胶与远红外配合剂进行混炼,剪切后得半成品胶料;S4:将半成品胶料在30‑35℃温度下固化7‑8h,得成品胶料。将成品胶料制成远红外橡胶块,可将其贴附于背包背面使用。本申请制得的橡胶具有长效的远红外性能,将其应用于背包后,可起到养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远红外辐射复合橡胶及应用该橡胶的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红外线及其应用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远红外辐射在理疗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大量的关注。远红外辐射是指波长在3-1000μm的电磁波,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尤其是波长为5-25μm的远红外辐射,容易被人体吸收,具有活化细胞,疏通经络的作用,具有医疗价值。
以往的远红外材料一般都是以陶瓷的形式存在的,由于陶瓷具有脆性且韧性极低,由此在很多领域限制了陶瓷远红外材料的使用。因此逐渐出现了具有远红外功能的橡胶,其具体生产方式是将具有远红外性能的微粉与橡胶混炼,从而使橡胶具有远红外性能。
直接将具有远红外性能的固体与橡胶混炼,由于红外固体颗粒的参入并且其与橡胶之间难以达到充分结合,在使用过程中,橡胶内靠近表面部分的红外固体颗粒容易因橡胶老化或破损而剥落失效,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为了在保证橡胶远红外功能的同时还可提高远红外辐射橡胶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远红外辐射复合橡胶及应用该橡胶的背包。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远红外辐射复合橡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得:
生胶50-60份;
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8-12份;
环氧树脂4-6份;
乙二胺改性远红外固体微粉15-20份;
制备工艺为:
S1:取具有远红外性能的固体微粉浸泡于乙二胺中,在80-90℃温度下搅拌1.5-2h,过滤得乙二胺改性远红外固体微粉;
S2:将环氧树脂、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和改性远红外固体微粉混合均匀,得远红外配合剂;
S3:将生胶塑炼后,再将生胶与远红外配合剂进行混炼,剪切后得半成品胶料;
S4:将半成品胶料在30-35℃温度下固化7-8h,得成品胶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乙二胺对具有远红外性能的固体微粉进行改性,可提高固体微粉在橡胶中的结合能力。由于乙二胺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能与固体微粉中的金属原子产生螯合,在固体微粉表面可形成一层乙二胺层,又由于原料中还使用了环氧树脂,在混合后,固体微粉表面的乙二胺可与环氧树脂的环氧基产生开环交联,在固化后使固体微粉充分结合于橡胶内部。而原料中还使用了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其端部的羧基可与环氧树脂产生反应并进行括链,从而改变固化后环氧树脂的性质,使环氧树脂良好地结合于生胶中,在固化后与生胶形成一个高结合度的整体,从而可制得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并且具有远红外辐射能力的橡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恒德箱包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恒德箱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2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