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方法及复合肥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3022.1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4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辛龙;原一帆;周小厚;严正娟;汤岳琴;许德华;李雪;杨林;张志业;钟本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徭尧;武森涛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生物 废弃物 生产 有机 无机 复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方法及复合肥,属于复合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方法A或者方法B进行处理,然后固液分离,得到混合液;方法A为将生物质废弃物与浓度为10~100wt%的磷酸混合处理4~16h;方法B为将生物质废弃物与磷矿混合粉碎,再加入混酸,混合处理4~16h;将混合液进行氨化反应,干燥,得到有机无机复合肥。本发明方法,省去了微生物发酵提取有机物的过程,简化了生产工艺,反应条件易控制,生产周期短,且原料来源广泛,大量利用了生物质废弃物,成本低廉,制备的肥料可显著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方法及复合肥,属于复合肥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的兴盛,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农作物废弃物,如玉米芯、稻壳、豆粕、花盘等,这些东西通常被当作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得大量资源浪费,农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并且对环境也会产生污染。同时,我国每年会生产大量的中成药,其中会产生大量的药渣,这些药渣也通常被当作废弃物进行处理,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利用农作物中的废弃物、树木加工产生的无用的废弃物、中药生产产生的药渣等制作有机无机复合肥料,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些废弃的有机物,改善环境;同时,生产的肥料中既含有氮磷钾等养分,也含有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等对农作物有利的有机物,可以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也能起到调理土壤的作用。
目前,生产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的工艺首先都是对生物质进行发酵处理,提取其中的有机物,之后再将有机物混入无机肥之中。这种工艺不仅流程繁琐,而且生物发酵所需的时间过长,使得生产成本过高,操作复杂,不利于进行连续的工业化生产。
公布号为CN11145409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沼渣制得的稳定态有机无机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将沼渣与无机肥混合,直接得到有机无机复合肥料。沼渣未经过发酵处理,其含有大量的寄生菌,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危害,并且这种方法所生产的肥料,其中的有机物分子可能过大,不利于植物的吸收,作用效果不太显著。
公布号为CN1089760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将农作物秸秆、平菇菌渣、酒糟、药渣等废弃资源与牲畜粪便混合,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之后与碳酸氢铵、尿素、过磷酸钙、磷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组成的无机盐混合,进行二次微生物发酵制得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微生物发酵对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且发酵周期过长,直接使用无机盐提供其中的养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的连续性生产。
公布号为CN10816436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发酵原料中包含天然矿物粉,直接对所有发酵原料进行发酵处理,得到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其使用天然矿粉提供养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升本,但其需要大量的发酵菌种,且微生物发酵生产周期较长,对环境要求严格,不利于连续的工业化生产。
可见,目前制备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存在着设备投资高昂、生产成本高、微生物发酵过程复杂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开发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营养搭配合理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作物对养分的利用率以及改善土壤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方法A或者方法B进行处理,然后固液分离,得到混合液;其中,
方法A为将生物质废弃物与浓度为10~100wt%的磷酸混合,20~120℃混合处理4~1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