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氮的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3138.5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5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贺军辉;郭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C01B32/184;A01N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邹欢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的多孔碳材料,所述多孔碳材料为类石墨烯状碳层材料,其中,碳层上均匀分布有微孔和介孔;碳层卷曲相互交错形成有大孔。该多孔碳材料可实现快速、高效及选择性富集分离水样中六氯环己烷农药。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材料及水环境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氮的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氯农药是一类极具环境积累性和毒性的农药。其中,六氯环己烷(HCH)农药,简称“666”是最具毒性的有机氯农药之一。它具有八种异构体,其中α-,β-和γ-HCH(林丹)在2009年被添加到《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列表中,意味着六氯环己烷农药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尽管大多数国家已禁止使用六氯环己烷农药,但由于其价格低廉,仍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继续在农业中使用六氯环己烷农药。此外,由于其亲脂性、结构稳定和难降解性,六氯环已烷农药会长期存在于环境中,甚至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体内。因此,如何检测/监测环境中痕量的六氯环己烷农药具有重要的。到目前为止,分析检测六氯环己烷农药多采用带气相色谱的大型仪器,例如,带电子捕获检测气相色谱(GC-ECD),带质量选择性检测气相色谱(GC-MSD)。然而,这些大型仪器都无法直接进行水样分析,主要是因为六氯环己烷农药的超痕量浓度,含复杂成分的水样以及仪器进样必须为有机相等问题。因此,在GC-ECD或GC-MS中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样品中的六氯环己烷农药进行前处理,这是对六氯环己烷农药进行分析检测的必要步骤。所以,六氯环己烷农药的预处理或预浓缩步骤是其分析、检测和监测的迫切需求,对环境监测、管理和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处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是预富集材料的选取。目前,各种吸附剂材料已用于六氯环己烷农药的预富集,包括二氧化硅基(C2,C8,C18)吸附剂,阳离子交换剂等。但是,这些材料在有机污染物富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吸附速度慢、效率低、吸附量很小。碳基材料是一类优异的吸附剂,不仅可应用于能源催化剂的制备,而且在有机物吸附和分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由于其大比表面积(SSA),亲脂疏水性强和丰富的原材料来源,使它们有潜力成为对有机污染物的优良吸附剂。例如,碳纳米管(CNTs)在固相萃取(SPE)中作为吸附剂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是,大多数碳材料的合成步骤很复杂,需要多步骤(涉及高温碳化,碱活化等)和昂贵的碳前驱体(例如碳纳米管)。除此之外,碳材料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是决定吸附性能的关键参数。因此,优化或者简化碳材料的合成步骤,使其具有丰富的微孔、介孔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其吸附富集性能,使其成为优秀的吸附、富集、分离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快速、高效及选择性富集分离水样中六氯环己烷农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氮的多孔碳材料。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氮的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合成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氮的多孔碳材料的应用。该多孔碳材料在分钟量级时间内可实现水体中六氯环己烷农药99.2%的富集率,富集效率极高,最大吸附量达751.6mg g-1。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含氮的多孔碳材料,所述多孔碳材料为类石墨烯状碳层材料,其中,碳层上均匀分布有微孔和介孔;碳层卷曲相互交错形成有大孔。
该多孔碳材料中,氮掺杂于碳层中。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8~2.0nm,比表面积为500~600m2 g-1,孔容为2~3cm3-1
g-1。
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含氮的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