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插座及光收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3796.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5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祥;我妻弘嗣;兼行哲史;箱崎悟史;佐藤裕希;冨永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达满纳米奇精密宝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阎文君;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收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缩短光模块全长,对光纤的轴向长度不需要高精度的尺寸公差,可防止结合效率的降低,可防止MFD转换的损失的光插座及光收发器。具体而言,光插座具备:短光纤插芯,包含具有芯线和包层的光纤、具有通孔的套管、固定光纤的弹性部件;保持件,保持短光纤插芯;及套筒,保持插头套管,其特征在于,光纤具有一个端面和相反侧的另一个端面,光纤具有另一个端面侧的第1部分、一个端面侧的第3部分、它们之间的第2部分,第1部分的芯线直径比第3部分的芯线直径更小,第2部分的芯线直径从第1朝向第3部分变大,弹性部件被设置在光纤与通孔的内壁之间。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06月29日、发明名称为“光插座及光收发器”的、(国家)申请号为“201780039784.0”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形态通常涉及光通信用的光收发器、模块,尤其涉及适合高速通信用模块的光插座。
背景技术
光插座被用作在光通信用收发器的光模块中用于使光纤连接器与受光元件、发光元件等光元件光学连接的零件。
近年,伴随着IP通信的增加而要求光通信用收发器的高速化。通常,采用了插座型光模块的收发器等的形状已被标准化,当对从光学元件之一的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信号的调制速度进行高速化时,则电路所需的空间变大,因而要求光模块的小型化。
半导体激光器元件的模场直径通常比用作光信号传输线的光纤的芯线直径10μm更小。
近年,为了使光收发器的通信速度更加高速化,还使用有下述光模块,即,在单一的模块内具有多个半导体激光器,在将从各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在形成于板状部件的内部的光波导路内合波成1个波导路后,与光插座的光纤光学结合的结构的光模块。在这些光模块中,为了实现小型化,需要使具有前述的光波导路的板状部件小型化,因而存在有光波导路的芯线直径变小的趋势。
在代替发光元件而使用有受光元件的光模块中,为了用于更加高速、更加远程通信用途,也存在有减少受光元件的受光直径的趋势。
虽然在光学元件的模场直径和光纤芯线直径存在有差的情况下,透镜需要具有倍率功能,所述透镜用于使从半导体激光器元件射出的光聚光到光纤芯线或使从光纤芯线射出的光聚光到受光元件,但存在有差越大则透镜的焦距变得越长或所需透镜片数变多,进而导致光学系统变得复杂且高价的问题。
为了防止模块全长变长或光学系统的复杂化,已知有下述方法,即,将透镜的倍率抑制成较小,取而代之在光纤的光学元件侧端面的一部分的光纤顶端上形成透镜,并通过热粘GI光纤来放大射入的光的模场直径,以便使最适合于光纤的模场直径射入到光纤端面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的方法使用有模场直径周期性改变的GI光纤,因此存在有下述这样的课题,即,为了得到最适当的模场直径,必须对GI光纤的长度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制造上的管理较困难。
此外,存在有下述这样的课题,即,在对如GI光纤那样相对于径向而从芯线中心起至外周部为止折射率阶段性不同的光纤进行热粘时,由于在熔化光纤端面以使其一体化的热粘技术中,折射率不同的芯线溶出并混杂,因此难以对热粘部周围的折射率进行管理,从而导致光损失变大。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一种光插座,将光纤的光学元件侧形成锥状,使光学元件侧的模场直径比PC(Physical Contact物理接触)侧的模场直径更小。由此,能够防止连接损失。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构成中,锥状位于光学元件侧的端部。光纤的两端部需要镜面(研磨)加工,以便不会妨害光的射入射出。因此,因镜面加工的情况而直径发生改变,因而存在有难以稳定地控制模场直径这样的课题。即,在专利文献2的构成上,对于光纤的轴向长度也需要高精度的尺寸公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42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196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达满纳米奇精密宝石有限公司,未经安达满纳米奇精密宝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钢自动折弯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