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3839.9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庆堂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文地质 土壤 分层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设置有按压机构,且按压机构延伸至安装板下方,所述按压机构下部设置有取样组件,所述取样组件内设置有分层机构,所述安装板上端后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安装板上端前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台,且控制台与按压机构、分层机构、蓄电池组之间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台上端设置有状态灯、电源开关和控制开关,所述安装板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收纳架。本发明的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可以对土壤进行分层取样,土壤分层清晰,取样准确度高,取样组件可以进行拆卸更换,实用性强,智能化程度高,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水文地质,地质学分支学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在勘测水文地质中需要使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进行土质研究。现有的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存在以下几点弊端:1、现有的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大多是采用土钻、铁锹等工具进行取样,但这些工具均需要耗费取样人员大量体力,且取样过程繁琐,土质分层不清晰,使用不方便;2、现有的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在收集分层土壤时,分层土壤容易相互混合在一起,影响水文土质的检验;3、现有的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大多为一体式结构,不能进行拆卸和加装,若取样组件发生损坏则需要更换所有的设备,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环保;4、现有的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智能化程度较低,使用不方便。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文地质用土壤分层取样装置,包括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端设置有按压机构,且按压机构延伸至安装板下方,所述按压机构下部设置有取样组件,所述取样组件内设置有分层机构,所述安装板上端后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安装板上端前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台,且控制台与按压机构、分层机构、蓄电池组之间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台上端设置有状态灯、电源开关和控制开关,所述安装板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上端共同固定安装有收纳架,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支撑板下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液压推杆和滑柱,所述液压推杆下端与安装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滑柱上端分别与安装板下端四角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滑柱下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盘,四个所述滑柱外表面共同滑动连接有推板,四个所述滑柱外表面均套接有缓冲弹簧,且四个缓冲弹簧均位于推板上方,所述推板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腔侧壁可有内螺纹,所述液压推杆输出端贯穿安装板并与推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推杆与控制台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样组件包括矩形管,所述矩形管右端开有三个取样口,且三个取样口两两之间距离相等,所述矩形管下端左部固定安装有三角块,所述矩形管下端右部开有斜口,所述矩形管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填充板,所述矩形管左端和右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填充板,所述矩形管上端固定安装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上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内螺纹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庆堂,未经李庆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3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