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泥固化提质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14133.4 申请日: 2021-01-06
公开(公告)号: CN112646630A 公开(公告)日: 2021-04-13
发明(设计)人: 刘明锐 申请(专利权)人: 刘明锐
主分类号: C10L9/10 分类号: C10L9/10;C10L10/00
代理公司: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代理人: 邢江峰
地址: 100020 北京市朝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固化 提质剂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煤炭洗选和煤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煤泥固化提质剂,包括板结剂、固化剂,高分子交联剂,吸水剂,固硫剂,板结剂对于煤泥来说为无水氯化镁、氯氧镁水泥、索瑞尔水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固化剂对于煤泥来说为卤粉(MgO)或重质氧化镁卤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高分子交联剂对于煤泥来说为聚丙烯酸盐、淀粉丙烯酸盐聚合物、淀粉‑丙烯腈接技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本发明中,使得煤泥无需干燥而自然提高强度、并且自然脱水;相比于普通煤泥的晾干,大量的节约了场地空间,极大的缓解了仓储压力。另外,本发明中固化提质剂中添加了固硫剂,极大的改善了煤泥中硫分偏高导致排放偏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洗选和煤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泥固化提质剂。

背景技术

煤泥为选煤厂生产的副产品,粒度为0.5mm以下,水分含量为30%以上,灰分约30-40%左右,形态为粘稠的泥饼状。由于其水分高、灰分高、硫高、热值较低,(热值2000-4000大卡)使得经济价值低,流动性强使得难以装卸和运输,存储占地大,同时,粉尘和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且缺乏可应用煤泥的炉型,用户难以使用,综合价值较低。

2019年我国原煤产量38.5亿吨,入洗率为73%,估算年洗选产生固体废弃物煤泥约2.8亿吨。目前由于无法处置从而堆存或者作为固体废弃物填埋的量约为10亿吨。提高煤泥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煤炭综合利用水平,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浪费,是我们煤炭行业面临的当务之急。

目前煤泥的处理和利用方式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回转炉烘干、旋翼式煤泥烘干等、空心桨叶干燥,蒸汽回转干燥,微波烘干等。回转炉项目相对能耗较低,处理量大,但占地较大尤其是配套除尘和脱硫脱硝设施,同时,需要高温烟气,粉尘爆炸风险较高。旋翼式煤泥烘干效率较低,故障率高,自燃和爆炸风险也较高。空心桨叶干燥机和蒸汽回转干燥机处理量较小,维修量大,粉尘累积自燃风险高。微波干燥穿透性强,电磁能转换为热能使物料整体升温,加热迅速且均匀,即时加热,无热惯性,不需要高温传热介质,能量利用率高,但当前尚未工业化应用。从应用角度来说,通常将煤泥作为配煤原料使用,然而煤泥本身为洗选精煤的副产品,再配入精煤则造成了洗选过程本身的浪费。同时,由于煤粉本身粒度极细,配入精煤(通常为块煤)中,不仅仅混配难以均匀,在运输过程中扬尘严重,更重要的是,用户不能应用粉煤,仍需要过筛将其筛选处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能耗的浪费。

相对利用烘干的原理对煤泥进行深加工和提质,仍需要克服能耗高、粉尘自燃和爆炸风险等实际应用面临的工程问题。而利用化学法将煤泥首先进行固化处理工艺,在彻底规避了上述烘干原理的工程问题的同时,又改善了煤泥的形状,从而解决了堆存和运输、存储装卸问题,更重要的是固化的煤泥拓展了应用的路径,包括电力、化工(固定床气化和化肥)、冶金(焦化厂、高炉炼铁、铁合金和电石)、建材(水泥等)以及民用等用途。

CN100497556C《加压气化防水免烘干气化工业型煤的粘结剂》阐述了其特征是该粘结剂的加工是把(按重量计)索瑞尔水泥50%、膨润土15%、炼钢炉废炉渣20%、石墨尾矿10%、磷酸三钠5%混合而成,经搅拌后呈现出粉状无机的粘结剂。该专利核心要点为其产品具有防水特征,热态强度较高。其粘结剂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吸水性差,虽可以自然晾干,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由于交联作用低,初始湿强度相对较低,在入气化炉前的皮带转运和喷淋过程中可能导致粉碎,尤其是对于难以成型的煤泥,情况更为严重。

CN1204685A《防水免烘干型煤粘结剂》,阐述了由22~52.6%的固化剂(菱苦土)、17.8~35.5%的硬化剂(卤片)、11.6~52.2%的热增强剂(硅灰或水渣、膨润土、芒硝等)和3.8~16.6%的防水剂(粉煤灰、磷酸盐或磷酸)组成,以水为溶剂和调和剂。加工出的型煤具有免烘干、成本低、冷热强度高、防水性优异等特点。该专利核心要点为其产品具有防水特征,免烘干,热强度较高。其粘结剂在应用过程中由于膨润土等具有吸水后强烈膨胀的特征,同时缺乏有机的交联作用,初始湿强度非常低,对于难以成型的煤泥,成型效果不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锐,未经刘明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