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4396.5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6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琍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68;B60L5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智能 充电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包括脸部智能密码模块、中央处理器、网络传输模块、云端管理模块、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检测模块和车载主机,所述脸部智能密码模块、中央处理器、网络传输模块、云端管理模块、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检测模块和车载主机双向电路连接;本发明时交互功能快捷,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人购买汽车,但燃烧汽油或者柴油的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影响,成为各国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使用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有效解决汽车排放污染气体的方案。新能源汽车是使用诸如电能、太阳能的汽车,其中,最为普及的就是使用电能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 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 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 电动汽车等。这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在充电站进行充电。
电动汽车上需要安装电池组,通过电池组储存大量的电能以作为驱动汽车发动机的动力。然而,由于电池组储存的电能有限,需要经常充电,目前较为常见的充电方式是设置充电桩,充电桩通常是使用220V的市电供电,并且将市电转换成直流电向电池充电,通常,充电桩内设置有充电盒,并且设置有充电枪,对汽车进行充电时,将充电枪的接口与汽车上的充电接口连接,由充电桩向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输出电能,但是目前社会上对于充电桩的安全意识较为落后,大多充电桩都是内有设置安全系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xx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包括脸部智能密码模块、中央处理器、网络传输模块、云端管理模块、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检测模块和车载主机,所述脸部智能密码模块、中央处理器、网络传输模块、云端管理模块、移动终端、充电控制检测模块和车载主机双向电路连接;
所述脸部智能密码模块包括人脸采集模块、图像生成模块、人脸叛别模块和安全识别模块。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识别用户人脸,并将识别的年龄、性别及生成的人脸特征向量传送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并将生成的人脸特征向量与数据存储模块中的人脸特征向量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记录该用户用充电桩的时间,并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中。
优选的,所述图像生成模块根据存储模块内存储的人脸数据,并生成与真实图像特征足够接近的图像,远离人脸id1和人脸id2的边界,经过这样的对比,生成模块就可以稳定的生成保留人脸身份的图像了。
优选的,所述人脸叛别模块用来区分图像生成模块生成的图像与真实图像进行对比,真实图像通过分类器得到的特征和生成图像通过分类器得到的特征,处于同一个特征空间里,保证了信息对称,如果信息对称人脸解锁完成,进入控制页面,如果不对称人脸解锁错误,无法进入控制页面。
优选的,所述安全识别模块用于控制充电桩的外部接口,如果充电桩上的外部接口被意外拔出,通过安全识别模块恢复系统需要再次通过人脸认证。
优选的,所述云端管理模块自动将智能充电桩的信息推送到用户的APP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或者车载主机控制充电桩自身的工作状态。
优选的,所述充电控制检测模块包括电池组电压电流监测器、温度检测器、电力负荷控制器、外部电压输入端口和智能充电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琍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琍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