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脸部血流量感知的面瘫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4829.7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展影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艳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246;G06T7/73;G16H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脸部 血流 感知 面瘫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脸部血流量感知的面瘫检测系统,其结构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激光检测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粗检测模块和精检测模块;粗检测模块用于根据被测人员脸部的血流量变化率初步判断被测人员是否出现面瘫;精检测模块的区域划分子模块用于对被测人员脸部的2D‑landmark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区域,可疑区域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疑似区域,疑似区域测试子模块用于根据疑似区域的运动特征判断其被测人员否患有面瘫。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面瘫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瘫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脸部血流量感知的面瘫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面瘫是以脸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一般症状为口眼歪斜,脸部表情不协调。由于无法控制脸部肌肉,面瘫患者脸部的动作往往不够灵活,且会存在其他症状,包括流口水、语言障碍和鼻塞等等。及时的检测出患者的面瘫现象并对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授权公告号为CN10576916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贝尔氏面瘫病情诊断方法和装置,根据患者脸部的血流量来判断其是否出现面瘫。这种面瘫检测的方法是利用人脸的对称性来实现的,但正常人脸的本身的也会存在不对称性,对面瘫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申请公布好为CN11155325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析脸部各区域的运动情况来实现面瘫检测,但该方法对每一个动作序列下的所有脸部关键点均进行分析,计算量大且需要设置的超参数过多,过多的超参数设置很难得到最优化的参数调节,检测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脸部血流量感知的面瘫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面瘫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脸部血流量感知的面瘫检测系统,其结构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激光检测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粗检测模块和精检测模块;
所述粗检测模块用于获取被测人员脸部的激光散斑血流图,通过该图获取被测人员脸部血流量信息,并根据被测人员脸部的血流量变化率初步判断被测人员是否出现面瘫;
所述精检测模块包括区域划分子模块、疑似区域识别子模块和疑似区域测试子模块;
所述区域划分子模块用于当初步判断出被测人员出现面瘫时对被测人员的脸部进行关键点,得到被测人员脸部的2D-landmark,并对被测人员脸部的2D-landmark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区域;
所述可疑区域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各区域的血流量变化率得到疑似发生面瘫的区域,将该区域作为疑似区域;
所述疑似区域测试子模块用于根据疑似区域的位置发送动作指令并采集疑似区域中各关键点的坐标变化信息,根据疑似区域中各关键点的坐标变化信息得到疑似区域的运动特征矩阵,并根据疑似区域的运动特征矩阵判断其是否发生面瘫;
所述疑似区域的运动特征矩阵为疑似区域各关键点横坐标平均偏移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关键点平均偏移量的比值、纵坐标平均偏移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关键点平均偏移量的比值,以及疑似区域各关键点中横坐标方差变化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纵坐标方差变化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组成的矩阵。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被测人员脸部定位模块,用于获取人脸图像并对其中的人脸部分进行识别,得到人脸图像中人脸的位置。
进一步的,获取血流量变化率的方法为:
获取被测人员脸部的激光散斑血流图,以设定大小的滑窗在该激光散斑血流图上以设定步长进行滑动,计算滑窗内像素区域的激光散斑衬比值K,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艳,未经陈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4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