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合膜网及氧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5347.3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3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东;陈梦泽;蔡良;张虞旭驹;潘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费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08 | 分类号: | B01D69/08;B01D63/02;B01D53/22;A61M1/18;A6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合膜网 组件 | ||
1.一种氧合膜网,包括若干中空纤维膜丝同向排布组成,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之间位置相对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外径设置为d,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外径d设置在0.3mm-0.4mm之间,内径设置在0.2mm-0.28mm之间,相邻的中空纤维膜丝之间的间距设置为L1,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外部形成与中空纤维膜丝截面圆同心的空心柱状高效交换区;
通过编织、封装工艺将中空纤维膜丝制作成外表面积为0.1m2的测试氧合器,然后将测试氧合器接入血液循环回路中,调节血液流速至400mL/min,调节纯氧气体流速至400mL/min,等待血液循环稳定后,采集氧合前的静脉血和氧合后的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最后计算出单位膜丝外表面积下的氧气、二氧化碳传质速率和气体分离因子;
对于高效交换区的测定,将单根中空纤维膜丝置于不同直径大小的圆柱体容器中,组成单膜丝的氧合组件,对其氧气传质速率进行检测,当检测其氧气传质速率达到50mL/(min·㎡)时,即可认为该圆柱体容器的直径为高效交换区的直径,此时w值即为高效交换区的直径减去中空纤维膜丝外径后差值的一半;
所述高效交换区内的氧气传质速率至少为50mL/(min·㎡),所述高效交换区内的二氧化碳传质速率至少为100ml/(min·㎡),气体分离因子α(CO2/O2)设置在1-4之间,所述高效交换区的最小位置处宽度设置为w,w的单位为mm,所述L1≤2(0.5d+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中空纤维膜丝中,相邻的三根中空纤维膜丝呈三角形时,所述L1≤(0.5d+w)。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长度设置为L2,145L1≤L2≤380L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之间的间距L1设置在0.5mm-0.7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中至少一根与其相邻的中空纤维膜丝在径向的投影中,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丝设置为直线型且若干中空纤维膜丝之间通过编织线编织成单层平面网,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于径向垂直或倾斜设置;所述单层平面网或多层平面网卷绕形成氧合膜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丝之间通过编织线的编织结进行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同一根中空纤维膜丝上相邻的编织结的间距设置在0.1cm-1c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倾斜角度设置在5°-4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合膜网为多层平面网卷绕时,相邻两层平面网内的中空纤维膜丝的夹角设置在5°-9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平面网之间设置有结合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包括位于内侧的疏松层以及位于外侧的致密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层的厚度设置在0.1μm-3μm之间,所述疏松层的厚度设置于47μm-99μm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合膜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线包括但不限于PP、PET、N6、N66及其混合纱线,其规格选择在10F-100F,10D-60D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费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费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53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