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5459.9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邵瑶;徐旖旎;熊雄;季宇;吴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柔性 联系 运行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台区柔性互联系统进行分层控制
当台区柔性互联系统处于最优控制层时,使用就地监控主站根据不同时间尺度预测值确定台区柔性互联系统当前控制计划的多时间尺度优化指令,根据多时间尺度优化指令控制台区运行至控制目标;
当台区柔性互联系统处于统一控制层时,使用中央控制器采集设备层状态量与模拟量,对状态量及模拟量进行逻辑运算,获取逻辑运算结果,根据逻辑运算结果对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运行动作进行实时控制;
当台区柔性互联系统处于就地控制层时,控制设备层根据外环接收的参考电压及功率指令进行就地侧的响应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控制目标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台区间均载、削峰填谷、VPP和/或供电可靠性满足预设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运行动作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潮流控制器启停动作、潮流控制器级联协调动作、系统协同动作和/或系统运行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就地侧的响应控制,包括:根据台区触发条件的排列组合结果,选择控制的运行模式进行地侧的响应控制;
其中,不同的运行模式映射不同的协同控制策略和顺序控制逻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运行模式,包括:
经济运行模式,所述经济运行模式的触发条件为:当台区负载率均低于60%时,控制台区电池根据台区所在地的峰谷电价进行充放电,使台区的AC/DC及DC/DC运行在定功率控制模式,均分储能充放电功率;
均衡负载运行模式1,所述均衡负载运行模式1的触发条件为:当台区中任意一个台区负载率大于60%时,且剩余的台区联合储能进行均载,对负载率大于60%的台区进行均载,选取剩余的台区中任意一个台区的AC/DC作为电压源进行定直流侧电压控制模式,选取剩余的台区中任意一个台区的AC/DC以及DC/DC运行在定功率控制模式,负载率大于60%的台区AC/DC运行在定功率控制模式;
均衡负载运行模式2,所述均衡负载运行模式2的触发条件为:当台区中任意一个台区负载率小于60%时,且对剩余的台区联合储能进行均载,控制负载率小于60%的台区AC/DC作为电压源运行在定直流侧母线电压控制模式,DC/DC运行在定功率控制模式,剩余台区AC/DC运行在定功率控制模式;
失电转供运行模式1,所述失电转供运行模式1的触发条件为:当台区中某一个台区失电时,剩余台区联合储能对失电台区进行供电,选取剩余台区中的任意一个台区的AC/DC作为电压源运行在定直流侧母线电压控制模式,DC/DC及另一个AC/DC运行在定功率控制模式,失电台区AC/DC运行在VF控制模式;
所述VF控制模式下在对失电台区进行供电前,根据失电台区上一时刻负载率判断是否切除一条馈线负荷;
失电转供运行模式2,所述失电转供运行模式2的触发条件为:
当台区中任意一个台区未失电,剩余台区联合储能对失电台区进行供电,剩余台区的AC/DC作为电压源运行在定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模式,储DC/DC运行在定功率控制模式,失电台区AC/DC运行在VF控制模式;
停机模式,所述停机模式的触发条件为:台区均失电时,系统停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分层控制包括:最优控制、统一控制和就地控制,所述最优控制映射台区柔性互联系统就地监控主站,所述统一控制映射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中央控制器,所述就地控制映射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设备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54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