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喷墨头内循环结构及喷墨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5645.2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8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加特喷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4 | 分类号: | B41J2/14;B41J2/19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喷墨 循环 结构 喷墨打印机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压电喷墨头内循环结构及喷墨打印机。所述压电喷墨头内循环结构包括供墨接口盒,其具有墨水流入通道和墨水流出通道,并且所述供墨接口盒的一端面还与喷嘴膜配合形成第二墨腔;盖板,其设置在供墨接口盒与压电陶瓷板之间,并具有与所述墨水流入通道连通的进墨槽,且所述盖板与喷嘴膜配合的一端面上还形成有多个第一导流槽;压电陶瓷板,其具有多个第二导流槽,且所述压电陶瓷板一端面与喷嘴膜配合;喷嘴膜,其具有多个喷孔,所述喷孔经相应的第二导流槽与进墨槽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压电喷墨头内循环结构,使墨水保持一定速度在喷墨头内一直保持流动,从而避免了墨水的沉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电喷墨头内循环结构及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喷墨技术的进步,喷墨技术不再只是应用在传统打印市场上,近年更应用于平面显示器以及半导体产业的制程技术中,然而,为了降低成本以及节省制程时间,纷纷寻求新的喷墨技术,这之中最被广为应用的,就是压电式喷墨技术。
参阅图1为现有压电式喷墨头的部件爆炸图,由压电陶瓷板101、盖板102、喷嘴膜103和供墨接口盒104组成,墨水由供墨接口盒104进入盖板102中间的进墨槽1021,流入压电陶瓷板101的导流槽1011中到达喷嘴膜103上的喷孔1031,不喷墨时喷墨头中的墨水是静止的,使用时按需从喷嘴膜103喷出。对于会产生沉淀的墨水,较长时间的静止会在喷墨头内部产生沉淀,会堵塞喷头,时间稍长这种堵塞将不可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电喷墨头内循环结构及喷墨打印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电喷墨头内循环结构,包括:
供墨接口盒,其具有墨水流入通道和墨水流出通道,并且所述供墨接口盒的一端面还与喷嘴膜配合形成第二墨腔;
盖板,其设置在供墨接口盒与压电陶瓷板之间,并具有与所述墨水流入通道连通的进墨槽,且所述盖板与喷嘴膜配合的一端面上还形成有多个第一导流槽;
压电陶瓷板,其具有多个第二导流槽,且所述压电陶瓷板一端面与喷嘴膜配合;
喷嘴膜,其具有多个喷孔,所述喷孔经相应的第二导流槽与进墨槽连通;
其中,所述墨水流入通道、进墨槽、多个第二导流槽、多个喷孔依次连通形成喷墨工作通道,而所述多个喷孔、多个第一导流槽、第二墨腔、墨水流出通道也依次连通形成回墨工作通道,所述墨水流入通道和墨水流出通道还与墨水循环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供墨接口盒内设置有第一墨腔,所述墨水流入通道经第一墨腔与进墨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供墨接口盒的一端面上形成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与喷嘴膜密封配合形成第二墨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包含前述的压电喷墨头内循环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压电喷墨头内循环结构,既没有影响现有喷墨头的工作原理,又解决了墨水在喷墨头中的沉淀问题,同时还带来其他一些改善喷墨的好处,过去墨水在喷墨头中是静止的,会在使用时产生一些气泡,它会影响喷墨头的持续喷墨,因此隔段时间就需要清洗一下喷墨头才能继续正常工作,现在由于墨水是流动的,如果喷墨头中有气泡会被流动的墨水带出来,从而有效的延长了清洗的间隔时间;另外有些墨水需要加热到室温以上以求达到恒温的目的,这样的循环也有助于恒温系统的建立和控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加特喷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加特喷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5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