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溶性羧酸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6221.8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9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康纳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1/00 | 分类号: | C07F11/00;B01J31/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0 | 代理人: | 姜华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安乐***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溶性 羧酸 络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溶性羧酸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将钼化合物与羧酸以有机胺为催化剂在高温下直接反应,同时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水,制得油溶性羧酸络合物。本发明通过钼化合物与羧酸在有机胺存在下直接反应,在特定的高温下除去水,生产新型的油溶性羧酸络合物,特别适合用作加氢催化剂。本方法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在反应过程中去除游离水,这包括最初可能存在的任何水,以及在反应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羧酸络合物催化剂的油溶性以及高钼含量,提供稳定的溶解钼,不因分解而产生固体沉淀,从而改进和提高油溶性羧酸络合物制备和生产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溶性羧酸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常规石油资源日益减少和重油开采技术日臻成熟,原油的生产呈现重质化、劣质化的趋势。炼化企业面临大量国产劣质重油和进口劣质重油的轻质化问题。同时要兼顾环保指标要求,控制汽、柴油质量,满足生产清洁燃料的需要。浆态床加氢裂化技术能够加工高金属、高残炭、高硫的劣质重油原料,且转化率高、轻质油收率高,符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趋势的优良工艺。
国外诸家公司均开展了重油浆态床加氢裂化技术的研究,主要有意大利ENI公司的EST工艺、委内瑞拉Intevep与法国Axens合作开发的HDHPLUS-SHP工艺、Chevron公司的VRSH工艺、KBR和BP公司合作开发的VCC工艺、UOP公司的Uniflex工艺和Headwater公司的(HCAT/HC3)工艺等。重油浆态床加氢裂化工艺开发的关键在于优质加氢催化剂的持续性进步,其中油溶性催化剂能有效溶于重质原料中,具有优异的加氢效果且能有效抑制生焦,是理想的催化剂。
因此,油溶性催化剂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如何获得制备方法简单、活性高的油溶性催化剂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溶性羧酸络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油溶性羧酸络合物的制备方法,将钼化合物与羧酸以有机胺为催化剂在高温下直接反应,同时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水,制得油溶性羧酸络合物。
本发明采用的钼化合物为钼酸铵、钼酸、三氧化钼、钼酸酐和氯化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钼酸铵为一钼酸铵、二钼酸铵和仲钼酸铵中的至少一种。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使用钼酸铵与钼酸。
本发明所设想的羧酸是含有4至30个碳原子的羧酸,包括脂肪酸、脂环酸和芳香酸。脂肪酸可以是含有2至6个碳原子的短链脂肪酸,如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己酸等;或者含有7至11个碳原子的中链脂肪酸,如辛酸、癸酸和癸二酸等;或者含有12至30个碳原子的长链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棕榈酸、非生物柴油、亚麻酸、十二酸、十六酸、四碳酸和三碳酸等。脂环酸是含有4至12个碳原子的脂环酸,如环己酸、环癸酸和环十二酸等。芳香酸是含有7至14个碳原子的芳香酸,可含有一个或两个熔融环,其中羧基可附于环上,也可不附于环上,如苯甲酸、1-萘甲酸、2-萘甲酸、邻甲基苯乙酸、间甲基苯乙酸、对甲基苯乙酸、苯乙酸、1-萘乙酸、2-萘乙酸和苯丁酸等。
本发明采用的有机胺的结构式为:其中,R1、R2和R3中的每一个独立地选自氢、1到10个碳原子的未经取代或取代的烷基以及6到12个碳原子的未经取代或取代的芳基;且R1、R2和R3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
上述有机胺优选为R1、R2和R3中的每一个独立地选自氢或未取代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等。特别优选的是叔烷基胺,其中每个烷基包含1至4个碳原子。举例说明是脂肪胺,如正己胺、三乙胺、二乙胺、二丁基胺、三丁胺和己二胺等,以及芳香胺,如苯胺、二苯胺、三苯胺、苄胺和二苄胺等;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也可使用环状胺,如吡啶、α-吡啶和哌啶等。羧酸与有机胺的摩尔比为1:0.05-1.0,最佳为1: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康纳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康纳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6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