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7112.8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轩;郭枫;梁学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97/00;C08L23/08;C08K5/098;C08K5/134;C08J9/10;C08H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42 | 代理人: | 蔡继清 |
地址: | 3223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聚乙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中,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由聚乙烯和改性木质素磺酸盐交联制成。本申请提供的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弹性模量在7MPa以上,材料粘结性好,表面张力可达40mN/m以上,并可维持6个月以上,满足涂胶工艺要求,本申请提供的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制备方法,避免使用影响发泡工艺的聚丙烯或无机填料,从而避免了对发泡工艺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高分子材料,特别涉及一种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是一种介于软质(聚氨酯)和硬质(聚苯乙烯)泡棉材料之间的闭孔结构的新型发泡塑料,具有优越的强韧性、弹性、挠曲性、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耐低温性和绝缘性好等一系列特性,可作为良好的绝缘、绝热、防震及浮力材料。高强度聚乙烯发泡产品广泛用于机械减震、地垫、汽车内饰、电子设备等领域,随着产品更新换代,对产品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有技术中提高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产品强度的方法为添加聚丙烯、玻璃纤维、碳酸钙等添加剂或增加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的交联度。但发明人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聚丙烯的熔点较高,使得加工所需的温度较高,高温容易导致发泡剂的分解,致使发泡工艺实施困难。此外,玻璃纤维和碳酸钙等无机填料与聚乙烯互溶性差,对产品强度的提升有限,而且大量无机填料易对发泡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交联度太大也会导致难以发泡,无法达到合适的发泡倍率,不利于发泡工艺的进行。
因此,本领域尚需寻找增强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产品强度的同时对发泡工艺不产生不利影响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使得产品强度得以增强的同时,其制备步骤不对发泡工艺产生不利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制备所述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的原料包括聚乙烯和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所述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由木质素磺酸盐中至少部分酚羟基的氢被C4~18烯基替代获得;优选地,所述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由木质素磺酸盐中至少部分酚羟基的氢被C8~16烯基替代获得;
或者,所述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由木质素磺酸盐中至少部分酚羟基的氢被替代获得,所述R1为C3~20烯基,优选地,所述R1为C7~17烯基。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交联聚乙烯泡棉材料由聚乙烯和所述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发生交联反应制成。所述的交联,可以是化学交联或辐照交联,优选为辐照交联,所述的辐照交联可以是电子束辐照交联或紫外光辐照交联,优选为电子束辐照交联。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聚乙烯密度范围是:0.91~0.93;所述的聚乙烯优选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或二者的混合物。当所述的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时,所述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范围优选为100:(10~60),更优选为100:30。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改性木质素磺酸盐可由对应的木质素磺酸盐与改性剂进行反应获得,所述的改性剂为C4~18卤代烯烃或者其中R2为C3~20烯基,X为卤素,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作为优选,所述的C4~18卤代烯烃为C8~16卤代烯烃,更优选为C8~16伯卤代烯烃,例如:12-溴-1-十二烯、12-氯-1-十二烯、16-溴-1-十六烯、16-氯-1-十六烯、9-溴-1-壬烯、9-氯-1-壬烯、8-溴-1-辛烯、8-氯-1-辛烯;作为优选,所述的中,R2为C7~17烯基,X为氯或溴,更优选地,为油酰氯、亚油酰氯和亚麻酰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