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面揭示废水不同有机物光催化降解难易程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17375.9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浩;林志峰;李姣;奚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72;C02F9/04;G01N21/31;G01N30/02;G01N30/06;G01N1/44;G16C10/00;C02F101/30;C02F1/52;C02F103/28;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面 揭示 废水 不同 有机物 光催化 降解 难易 程度 方法 | ||
1.一种全面揭示废水不同有机物光催化降解难易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纳米TiO2絮凝-光催化和SBR-光催化降解废水的实验,研究两个处理工艺对废水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S2、采用GC-MS分析光催化前后有机物的相对含量和去除率,研究两个处理工艺对废水有机物的降解难易程度;
S3、模拟具有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在TiO2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影响它们吸附难易程度的机理;
S4、分析不同有机物的光催化反应机理,研究它们光催化反应的难易程度;
S5、模拟不同有机物对TiO2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布的影响,研究影响它们光催化反应难易程度的机理;
S6、综合以上步骤S1、S2、S3、S4、S5中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GC-MS分析结果、密度泛函理论DFT吸附模拟结果、光催化反应机理分析结果和DFT光催化模拟结果,确定废水中不同有机物光催化降解难易程度的机理;
所述的步骤S3过程如下:
用材料模拟软件构建由72个原子组成的锐钛矿型TiO2(101)面的周期性表面模型,其尺寸为其中为长度计量单位,比纳米小一个数量级;采用的真空层构建表面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锐钛矿型TiO2(101)面的表面模型进行几何优化,以获得稳态结构;
构建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分子结构模型,并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进行几何优化,确保分子能量达到平衡状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与TiO2(101)表面稳态结构的相互作用能和相互作用方式,分析它们在TiO2(101)表面稳态结构的选择吸附位、吸附类型和吸附构型;并根据计算的吸附能大小判断不同吸附构型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吸附构型的稳定性和吸附能力强弱,确定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在TiO2(101)表面的吸附最稳态;根据它们在TiO2(101)表面的吸附最稳态所对应的吸附能大小,总结出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在TiO2表面吸附的难易程度;
所述的步骤S3中,所构建的锐钛矿型TiO2(101)表面模型,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分子结构模型,以及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在TiO2(101)表面稳态吸附构型的几何优化,均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的Materials Studio材料模拟软件的CASTEP模块中完成,且选取广义梯度近似GGA/PBE函数作为交换相关函数;
所述的步骤S4过程如下:
列出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的光催化反应历程,分析羟基自由基氧化有机物的光催化反应机理,总结出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在TiO2催化剂表面的光催化反应的难易程度;
所述的步骤S5过程如下:
基于步骤S3中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的最优吸附构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进一步模拟TiO2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布,并根据计算的禁带宽度大小比较吸附构型的光催化反应能力,总结出不同降解程度的有机物在TiO2催化剂表面的光催化反应的难易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面揭示废水不同有机物光催化降解难易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过程如下:
光催化降解絮凝出水或SBR出水:将废水泵入调节池,使纳米TiO2胶体与废水样品充分接触;采用外循环对废水进行曝气;调节TiO2的用量0.25-2.0g/L、pH值3-11和液位;随后将废水泵入卧式光催化反应器,打开紫外灯,开始光催化实验;光催化后,将出水样品离心;
废水样品的COD检测:以重铬酸钾、硫酸汞和浓硫酸为消解液,硫酸银为催化剂,不同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为标准溶液,得到废水样品的COD和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测定经过消解的废水样品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和COD的标准曲线确定COD值;根据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总结得出,在不同TiO2用量和pH值下,TiO2絮凝-光催化和SBR-光催化两个处理工艺对各种废水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3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